棘手……这着实不像是自己会有的想法。
先帝虽平定了中原,但四周的各个小国对中原这头肥羊却是虎视眈眈。贺重霄与斐栖迟此番回京,表面看似是面圣受赏,实则却为与文武百官商榷接下来的作战事宜。
战,还是不战,这是当前亟待商定的最大问题。
因自家儿子担任着此次战役的主将,以斐家为代表的清流派一直持主战的立场;而以林相为首的昭阳派对此却持着求和的态度,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这一锤子,终究得由萧憬淮自己定夺。
萧憬淮眯着眼睛,小憩片刻,听得宦官捏着嗓子在外头高呼:“陛下,已是五更,该上朝了,文武百官在宣政殿外候着呢。”,略微理了理思绪,便起身着上朝服,步入宣政殿内,挥袖落座,下头跪拜着的是浩浩汤汤的满朝文武。
“微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每日例行地跪拜后,不知是在为当下的局势所困,还是依旧被昨日的梦魇所扰,萧憬淮又觉额角一阵抽搐,不由得眉头一皱。身旁随堂的宦官见状,便想传唤御医,却被萧憬淮抬手止住。
“南诏一事,众位爱卿有何意见。”
“陛下,臣以为现值中原初定,举国上下无不急需养精蓄锐休养生息,虽说我大煜的国力并不孱弱,但此时交战,却是违背了百姓久战求和的意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的向背乃是战役能否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一位身着紫蟒袍,挎金玉带十三銙、腰系金鱼的老者上前一步,手执着象笏冲着阶上拜了拜后,出言道,敢于在殿上第一个开口的,除了当今右相林昭然外,怕是没有第二个人。
“陛下,林大人此言差矣,”与昭阳派相对立的清流派之首的斐欲清,闻言便立即反驳,言语间,两人的眼神已是几不可见的交锋了一番,“此番南诏元气已是大伤,自当乘胜追击,免得夜长梦多,贻害无穷。更何况眼见功成,若此时停战,边疆的战士们定会心存不满,还望陛下三思呀。”
像是对斐欲清的话语感到无比可笑,林相侧过身冲他问道:“斐大人,你可知道此番若真与南诏交战,至少要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士兵十八万,更不必提胶漆、皮革、对将士的赏赐等诸多琐碎费用。若是出兵,我大煜兵力便已空去近半,此时若是吐蕃来犯可又该何?”
“林大人,将士不够自可再征,我泱泱大煜,连这点男丁都无,岂不叫人笑话?何况那吐蕃不是有令郎镇守,虽曾吃过数次败仗,但在此时当是无忧吧。”闻言,斐欲清便毫不客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