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好的人家或许贪这一份口欲,愿意买来吃,可对于穷苦的人家来说,还是填饱肚子更重要。
因此,他们的地都是用来种粮食的,即便闲时在屋前屋后开块小地,种几株青菜,那也不能多吃,还要留着做腌菜、干菜,以备不时之需。
若是那会过日子的人家,还要把那些新鲜的小菜带去镇上卖呢,哪里舍得多吃。
所以这段时日,是他们难得能敞开肚皮吃新鲜蔬菜的日子。
这么一说,他们的这些变化,似乎真是多吃了蔬菜的缘故?
众人纷纷看着林启,林启点头道:“当然了,多吃蔬果清热下火,好处多着呢。”
村里人如今信服他,听完后恍然大悟,有大大咧咧的汉子还拍了下脑袋,说道:“怪道近来蹲茅厕格外顺畅,原是这缘故。”
旁边人一听,都笑他说话粗俗,只是不好意思说自己也有体会。
枣林庄合村上下的气色都好了,这可瞒不过周遭几个村的人,他们彼此间都有亲戚,走动时难免多问一句。
枣林庄的人心中得意,腰杆挺得笔直,喜气洋洋地说道:“都是我们村林启的缘故。”
别人一听林启的名字,自然竖起了耳朵。如今方圆几十里,还有谁不知道林启的?
都知道他开了厂子,招了村里的妇人、夫郎们做工,现在枣林庄中已没什么闲人了,都忙着赚钱,日子比他们好过不少。
他们嘴上不说,可心里早就眼热的不得了,盼着自己村里也能出个“李启”、“张启”的,让他们也过上家门口赚钱的日子。
现在听枣林庄上上下下精神好了的事也与他有关,自然听得认真。
“林启特意从外头买了南方的蔬果种子,种好后给我们吃,谁想吃,自去他地里摘就行,招呼都不用打,这才把我们吃的壮实不少。”
“他们家的人可好了,我再没见过比他们更和善的。你说你们村那大户,富了多少年了,给过你们村什么?我们村就不一样了,林启兄弟又开工厂、又种蔬菜的,给了我们多少好处……”
过去被说的凶神恶煞的林启,如今生生被传成了绝世大善人,要不怎么说传言不靠谱呢。
这些话,林启自己听了都不信,可偏偏附近村野里的人肯信,于是林启也只能认下这名声了。
就是不知这名声怎么传到了镇里,还传到了食肆账房宋先生的耳中,他听到的版本是:林启在外寻来了养人的蔬果,免费给村里的人吃,合村人都养好了身子,无病无痛。林启可真是大善人啊!
传言太过离谱,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