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 不应该“太淡”。
快西沉的夕阳斜照酒楼,少女越远离扬州, 越放松下来, 深色抹粉用完了也未再添, 脸上是白皙细腻的。
最后的光晕将她侧脸衬得柔和明艳,眸色仿佛润了层水汽,透出姑苏的灵动皎柔来。
宣珏却有种说不上的担忧。
起身离开时,他不动声色地扫袖, 袖下手指擦过谢重姒的手腕,想探下脉。
谢重姒如临大敌,几乎同时左迈一步, 宣珏扑了个空, 微不可查地蹙了蹙眉, 倒也没说什么。
他不急这一时。
但尔玉的态度,确是有些奇怪。
宣家在苏州有旧宅,零星多处,宣珏带谢重姒来了最热闹的一处。
坐落山塘巷的街尾, 闹中有静,白墙青瓦上的木芙蓉开得正好,清淡成片。
旧院里还有一个老管家和三四个仆人,留守看宅,方便主人回来时歇脚伺候。
谢重姒跟着惊喜意外的仆人们进宅。
这种江南院落,布置典雅,更是设置乱石屏风,错落有致,比起装饰古朴的宫闱,更容易给人种“深静”感,仿佛不经意间就能蹉跎过一生。
她望着院里的一汪泉眼出神。
老管家以为她好奇,解释道:“下头孔眼通了流水,水量挺大的,冲击上头的圆石,石头就能自个转起来咯。”
谢重姒收回目光。
她看,是因为上辈子她来过这里,那时没有打磨精致的圆石。
甚至泉眼都被淤泥树叶堵死。
来的时候是太元七年,婚后一个月。
宣珏说,带她回家看看。
京中宣府被查封落锁,他们的大婚在公主府举行。宣珏乍一说“回家”,谢重姒本能地以为是贴了封条的长安巷御史宅,想要拒绝,宣珏却告诉她,是他幼时长大的旧宅,在苏州。
远离了权利倾轧的望都。
谢重姒想了想,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