珏:“……”
红绿交杂,吵到他眼睛了。
也不知是这花乱眼,还是谢重姒那慢半拍的反应让人头疼,宣珏无奈地扶额,说道:“很不错。殿下,给您念句北漠的歌谣吧。《春日行》,很合今儿时辰美景。”
他直接念出听过几遍的歌谣,声调徐徐,也若春风和煦:“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园中鸟,多嘉声。梅始发,柳始青。泛舟舻,齐棹惊。奏《采菱》,歌《鹿鸣》。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入莲池,折桂枝。芳袖动,芬叶披。”
他隐没了最后一句未出口,只将前面的歌谣献上,谢重姒听得津津有味,收敛皇女全部的骄纵,问道:“还有别的歌谣没有呀?词韵好美,不像北方人写的,倒像是南方水乡才能养出的。”
“作歌者由南以北定居,早年确实不在漠北。”宣珏轻轻笑道,“没了,以后想起,再念给殿下听罢。”
就这样,宣珏除却讲起风俗经历,也会偶尔念几句歌谣词赋。
谢重姒也是这个时候,发现这人记性极好,几近过目不忘的,若……若能入仕,决计远超他父兄能达到的成就,可事已至此,她不敢流露惋惜,怕蜇伤宣珏,只能继续缠着他说些无关痛痒的游历。
她从半月一来,到五日一扣门,再到三天冒个头,再到最后,每天都来吵嚷玩闹,用她最不喜欢写的簪花小楷帮宣珏誊抄摘录。
这本书卷写到最后四分之一的时候,宣珏不再仅仅只和她提及纯粹一年来经历了。
那些经历见识里,会掺杂几分民生治理,和对百民的忧虑同情——
这才是谢重姒从未听过、一无所知的空白地带。
她听得茫然彷徨,甚至有几分德不配位的惶恐:
会有百越乱民为了一个脏馒头,争打地头破血流,会有失夫的贫妇抱子乞讨无法,最后被逼卖身,也会有瘫痪数十载的老者,家里实在无法照料,一根白绫送他上路。
那她呢?只是生得命好,就享受唾手可得的富贵锦绣吗?
皇权冷铁,尸骸堆砌,天金阙下尘埃不可见。
谢重姒本以为一切本该如此,当权者,纵横捭阖,谁都可以当棋子。
感情都是吝啬的施舍。
夏荷怒绽的时节,她却从宣珏的讲述里,敏锐地感知到那些不同。谢重姒味如嚼蜡地咬了口新鲜荔枝,不想再吃了,将盛着冰的托盘都推远了点,皱着眉,低声道:“……那该怎么做呢?”
“珏见识尚显短浅,也不全然知晓,怕误导殿下,便不多说愚见了。但……”宣珏修长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