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也靠岸了。
“马队长,辛苦您了,大李,你们任务完成以后,直接上山,我们就不等你们了,早点回去,可能还有事情要和郑队长商量。”
几个人目送着吉普车带着一路的风尘消失在仙女村的尽头。
河这边有一个人要过河;河对面有几个人要过河。
“李队长,上船,等我把他们送过来,到我家去说。”
于是大家又跳上船。
船很快就到了对岸:“李队长,你们等一袋旱烟的工夫,我就回来了,要么,你们先到我家去。”
李云帆说到:“您悠着点,我们不着急的。”
焦大山跳上船,船槁在他的手中就像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一样,上天入水,船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向河对岸射去,在这样一个寂静的早晨,有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不由你不陶醉。河对岸的仙女村因为云散雾消,在太阳的照耀下,显得异常的清晰明净,如同一幅刚封笔的油画,这幅油画的美不仅仅局限在仙女村那些历史悠久的民居和古老的近乎衰败的大树本身,还隐含在通天河河水中的那些模糊不清的倒影之中。
八点多钟以后,过河的人就越来越少了。李云帆他们没有到焦大山家去,他们就在焦大山工作的间隙里完成了这次谈话关于武秋香和武小兵后来的情形,我们可做下面的概括:小凤带着九岁的秋红回到仙女村以后,村里面的人虽然也不乏恻隐同情的人,但基于人们那种根深蒂固的、普遍的对土匪的深恶痛绝,人们对他们母女是避而远之,又没有亲人,武家共有三个女儿,秋红的外公外婆都去世了,两个姨娘也远嫁他乡,来往已绝。这日子就非常难熬了。村里面有一个船夫,叫严志和。这个人老实厚道,他看秋红母女俩可怜,就经常帮衬接济,时间一长,这小凤就和严志和住到了一起,不久,小凤生下了一带把的,这个武家几代都没有添过男丁,几代人都跟女人一个姓。这下生了个男孩,还不当宝贝疙瘩吗。这个带把的就是武小兵。这严志和对小凤是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对秋红更是视如己出,喜欢的不得了。每回出船回来,都要给母女俩扯上一两块花布,你想啊,这秋红本身就是一个美人胚子,再经过她爹娘这么一捯饬,那还不是美若天仙啊,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扎人的眼睛了。这秋红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天天都背着弟弟武小兵到渡口来望她爹,望见了,就扯开了嗓门一个劲地喊“爹——爹——爹”,看严志和上岸了,就奔过去扑在她爹的怀里。可是,这样的日子没有延续多久,秋红十四岁的时候,她娘病死了,死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