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没拿准儿,又揣测不明水墨恒和张居正的真正意图,所以仍然忐忑不安。
和儿子李文全一商量,觉得有必要冲冲霉气。
想着干脆趁儿女送年礼之机,将京城里的豪门大户请一些来,让他们目睹女儿像往年一样送年礼的盛况,好回去宣传宣传——咱李家无论什么时候,还是京城里的第一号皇亲。
张居正,李伟没敢请。
毕竟人家是首辅,何况即便给面儿来了,到时候其他官员也肯定局促得要死,影响气氛。
但水墨恒,李伟请了,派孙子李史专门跑了一趟。
李史回来说,师父一定会来。
李伟琢磨着,一来可以借这个机会,套套水墨恒的口风,二来也向水墨恒证明自己仍是当今圣后的父亲。
其实,武清伯一向只喜欢银子,不喜欢张扬。
但这回感觉自己确实受够了“窝囊气”,有意想在众人面前挽回几分面子。所以从昨天夜里开始,李园上下便忙碌起来。
只是因为棉衣事件尚未完全结案,才将规模排场相应裁剪一半。
尽管如此,李园也是一派盎然喜气。
……
过了辰时,被请的客人陆续到来。
来了三十多位,都是京城响当当的大角儿,包括驸马都尉许从诚和锦衣卫左都督朱希孝。
可巳时过半,仍不见水墨恒人影。其实说白了,今天的宴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做给水墨恒看的。
宫里头的牌子也迟迟不来。往常这个点儿,女儿李彩凤名下的随堂太监应该早到了。
李伟和李文全不免有些着急,频频催家丁到大门口张望。
大约又过了一刻钟。
这才见一位门子,滚葫芦般地跑进客堂,跪下禀道:“老爷,水少保与宫里头的管事牌子一起来了。”
李伟和李文全慌忙出门迎接。只是,都不禁纳闷儿,怎么还一起来了呢?
……
水墨恒确实与李太后名下的随堂太监曹公公一道前来。
这位曹公公,便是当初到荆州城铁女寺赠送佛经、对水墨恒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的那个。
为什么一道来?
还得从李彩凤说起。
即便李伟李文全不请,今儿个水墨恒也要光临李园。因为他是代表李太后给李伟送年礼来的。
本来,送年礼的任务,李彩凤年年交给太监去做,但今年情况有别,所以特意嘱托水墨恒前来。
陪同水墨恒的,除了曹公公,还有两名宫里的火者,共抬一个彩色礼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