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也与四位姑娘以及府上其他人坦诚了这件事情。一来表明自己的想法和这个决定的高瞻远瞩性,二来也考虑到了与王篆有相同想法的人:正面攻不进,那就从侧面突破。
所以,再三叮嘱府上的每个人都不要随便收贺礼,要收也只能收小于一两银子的贺礼。
这是原则,不能丢。
大伙儿都记住了,无论理解不理解。
水墨恒交代完这件事,又特意找张居正。按照之前的想法,希望将这个决定登上邸报,以告知天下人,尤其是当朝的官员们。
张居正听了,与王篆的反应大为不同。尽管先头也是愣了愣,觉得水墨恒的想法太奇葩。
但是,当水墨恒将这件事的利弊分析透彻之后,重点强调旨在杜绝官场借办喜事送贺礼攀援结交的不良之风。
张居正喜上眉梢。
心想对呀!借送礼名义攀援际会,甚至结党营私,这向来是官场上的一大毒瘤,并且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一套潜在规则,然后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绑架官员们去遵守。
送礼表达情义,本是美事一桩。可一旦被刻上政治烙印、或别有居心,送礼就大大变味儿了。
而水墨恒这个收礼最多只收一两银子的决定,对于一向热衷于改革、创新的张居正而言,那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呀,可以借此向天下的官员树立一个典型。
张居正站在一个大政治家的高度,不过被水墨恒稍一提醒,便看到了这个决定的高瞻远瞩性。
所以,两人一拍即合。
要登邸报,作为一个宣传的典型,好让天下的官员学习借鉴。
这与张居正的政治觉悟分不开。
水墨恒也料到了。
毕竟太了解张居正的性子和他的处事风格:只要对改革创新有利,张居正绝对勇往直前。
不像王篆,感觉送一两银子都不好意思前来讨喜酒喝。
张居正可不在乎。
即便让他一文钱不送,只管前来喝喜酒,他也觉得无所谓。这既是他自己的格局所决定,也是与水墨恒的关系所决定。
两人已经不谈钱的事儿了,早已超越了这个阶段:朋友之间的最高境界——钱完全不起作用。
……
就这样,水墨恒的决定被张居正当作“头条新闻”刊登在最新一期的邸报上。
不仅就事论事,进行了一番评价和赞美;而且还作了有力的升华,上升到政治的高度。
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
各种各样的声音纷至沓来。
既有称赞水墨恒不贪财不求利,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