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高。屋前屋后发展果木林大有赚头。例如金牛大队党支部书记高扬,家里屋前屋后种了十四根梨树,收入400元。按照三和公社的土质特点,挨南边,栽南竹、杉树,最好;靠北边,栽水桐树最好,一根水桐一年长得7元。三和的重点在山上。今年冬里,全社每人栽3根树。水上的潜力没得那么大。山多于田,面积最大,潜力最大。我默神的话,主要抓好四项:田里,今年人平72元,到1990年达到350元。山上,今年人平30元,到1990年达到100元。养猪,今年人平60元,1985年人平100元,1990年上升到200元。加工业,就是工副业生产,今年人平50元,1985年100元,1990年200元。再包括挖砂,淘金,织篾货,撬蓑衣,做椅凳,等等。多种经营,包括茶叶,黄花,苎麻,等等。今年全公社人平纯收入200元,1985年人平纯收入500元,1990年达到人平纯收入1000元。
周立民:生姜是你这里的特产,今年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
童自新:追朔起来有个原因,前年,生姜价钱低,1斤只有1角8分钱;去年干旱,种的姜全部被干死了;今年的生姜贵到6角,甚至8角钱1斤,长沙是1元1斤。每亩种姜可产1吨,收入2000元。群众前两年种姜吃了亏,今年都不想种了,结果还是吃了亏。
周立民:你这个地方,还是重点发展种植和养殖专业户,赚头大,影响大。
童自新:是的。像曾纪卫屋里,看起来不现形,算起来有钱。树竹每天在长,等于每天都有收入。以曾纪卫为示范,1985年以前,全公社栽种松、杉、水桐200万株;栽种梨子、橘子、桃子、枇杷、板栗,每户10株,加起来4万株。南竹1亩收入,现有水平50元,1985年100元。竹子不砍不发,砍一株发一株。如今要走遍俺公社的竹山,至少要三天。要砍伐的竹子多,关键是找到销路。油茶林500亩,15万元。茶叶3000亩,今年每亩收入平均120元。金牛山,前山是三和公社的,后山是东岳庙公社的。住山靠山吃山。
汪万昌:全县竹子一线脉,从军山铺公社的青峰冲,到丰家铺公社的响潭,铺天盖地,全是竹子,起风时就像海里的波浪,那阵势既好看,发出的声音也好听。
周立民:把林业的基础打好,富裕的路子还常青些。法国梧桐吸灰尘,吸热能力强,材料还是有作用,但木质不大好,泡家伙,作不得大用。适合城里种,你们这里就不一定要种。怎么样?行了吧!感谢你们提供了这么多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