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斤。从去年开始,稀薄壮秧。鸭子港公社反映,过去每亩播种量35斤,现在只用了20来斤。三是推广优良品种,合理搭配品种。原种能增产。二九青亩产988斤。早熟搞百分之十,中熟、迟熟为主。聂家桥公社主张以迟熟为主。四是宽行窄株。起到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作用。早熟品种3至6寸,中熟品种3至7寸,迟熟品种3至8寸。聂家桥公社的水稻病虫害在全县首屈一指,恐怕与行间距过密有关。五是增施有机肥料。碳、钾肥增加量大。早稻要用化肥提,晚稻使用过磷二磷胛,抽穗整齐,每亩增产100来斤。六是合理防治病虫害,甲胺磷、稻瘟净,普遍得到使用,保护天敌。老鼠危害特别严重,喂少了猫。七是改革耕作制度,稻稻油的耕作制度好,种油菜的田,不仅不减产,而且增产。据文蔚公社反映,种一季早熟黄豆,再种一季水稻杂交稻,肯定高产,他们明年准备大搞。箭舌豌豆,是一种新的绿肥品种,可使早稻亩产提高80到100斤。八是调整农业结构,文蔚公社比较突出。总之,科学技术的大普及,带来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肖晋:鸭子港准备翻耕晚稻田以后种绿肥,间种腊菜籽,可以起到松土增产的作用。
伍顺礼:第二、目前农村社队干部和群众对普及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要求。一是要求学技术。公社的一般干部由于没有技术,下去以后还没有农技员吃香,饭都吃不到。农技干部反映,如果技术水平不提高,这碗饭就吃不成了。就像打跑符字牌,三块幺牌出完了,再出第四块就犯规。鸭子港公社25个国家干部,技术水平分为三类,一类的10个;二类的8个,指通过别人帮助,懂得一点技术的干部;三类的7个,就是那些不懂技术的外行,搞不得,讲不上腔的。大队干部中,调查了4个大队,共有干部26个,1类10个,占61.5%;二类8个,占30.8%;三类的2个,占7.7%。从文蔚、鸭子港、聂家桥这三个公社,摸了38个生产队长的底,其中1类的26个,占68.4%;二类10个,占26.3%;三类的2个,占5.3%。又在月明潭、聂家桥摸了7个生产队的主要劳动力331人,其中一类123人,占37.2%;二类130人,占39.3%;三类的78人,占23.6%。还摸了西竹山公社20个大队管农业的党支部副书记的情况,一类的10个,占50%;二类的7个,占35%;三类的3个,占15%。二是要有突破性的技术措施。三是要稳产高产,要有好良种,要有安全有效的农药。农业技术只注重于稻、棉,没有注重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