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在桃花江县的政绩,轰动了全省上下,名声广播省内外。就在这样的时候,提出要调查县委书记的生活作风问题,这不是往“改革家”脸上抹黑吗?假如真的查出了县委书记的生活作风问题,发现这位“英才”的领导定会全力袒护他。而自己只是个小小的县纪委书记,岂不是自不量力吗?不仅如此,说不定还要落一脑壳浮萍子。这样的苦头,他吃过好多次了。
那是七十年代初期,他作为县委工作队队员,在山区蹲点,查出了区委书记奸污妇女、逼死人命的严重罪行。这理应受到表彰,哪想到,自己的顶头上司,就是这位区委书记的老上级、老朋友,暗中给他小鞋穿,以目无领导为由,将他下放“五.七”干校,罚他天天喂猪和扫厕所。
就是粉碎“四人帮”以后,他也曾因为仗义执言,秉公办案,饱尝辛酸。他清楚地记得,一九七八年初春的一天,他接待了来自洞庭湖某县的一位医生,这位医生向他陈述了一桩不白之冤。有个学校的校长,奸污了一个女学生,致使女生怀孕。学生家长为了顾及名声,请求这位医生私下做人工流产手术。这位医生出于对学生的同情,就应允了。没想到,手术做得不理想,留下胎儿半个脑壳在腹内,后来到医院开刀才取出。事情发生后,这位医生被作为奸污女学生的同案犯,不仅被开除党籍、工作、还判刑两年。医生一直不服,在监狱里多次上诉,被驳回。刑满释放后,多次找有关部门,要求实事求是的公正处理。依然无效。有关方面对这位医生寄予同情,但这案子是县委书记亲笔签了字的,如果推翻原判,县委书记岂不要威风扫地!但他觉得医生受了冤屈,此案应该重新甄别。于是,他作为地区纪委的一名普通干部,大胆地向地委领导汇报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引起了地委领导的重视,并派他陪同一位地纪委副书记驱车前往该县,召开县委常委会,重新讨论此案。会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相持不下。大家都把目光射向县委书记和地纪委副书记身上。可这两位领导都迟迟不表态。他无法忍耐,便站起来,坦率地讲了自己的看法。发言是痛快的,后果是苦涩的。在返回地纪委途中,他遭到了地纪委副书记的严厉批评:
“你是个一般干部,有什么资格在县委常委会上伸出脑壳发言?真是老鼠爬称杆,自称自呢。如果照你说的那样处理,县委书记的脸不是要往胯里放吗?往后还怎么统领全县几十万人的行动呀!”
因为这事,他不仅被发配到边远山区劳动改造了两年,而且长期受到压制,得不到应有的使用。
但他从不后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