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雷锋、做好事,只不过是在每年的3月刮一阵风,5月下一阵雨,做做样子,摆摆场子,热闹一阵就过去了,当不得真的,他则坚持当真,一干到底。他不赶时髦,不追潮流,每时每刻以雷锋为榜样,每时每刻发扬雷锋精神,只要是对老百姓有益的事,无论分内分外,做得到的,尽力去做,做起来困难大的,千方百计去做。
橘子洲四面环水,过去仅有一座小桥与西岸溁湾镇相通,因小桥年久失修,桥面过窄,时常有人掉入水中。长沙湘江大桥建成后,橘子洲与外界有了公路交通,市政府明文规定小桥只许走人,不许通车,并在两岸各筑了两个水泥礅阻拦车辆过往,但一些文明程度不高的司机为图捷径,偷偷把水泥礅移开,违章在只有4米宽的小桥上行驶,接连发生过桥群众被撞落湘江的严重事故。陈宗荣多次劝阻无效,便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把通向小桥的车路堵起来。中华民族历来有修桥补路,造福桑梓的美德,但在特定的环境下,堵路禁车同样造福于民。陈宗荣是个普通的户籍管区民警,一无权,二无钱,却有一颗爱民的心。元旦节,他放弃休息,联系洲上工程船队、大桥管理处、橘洲船厂等6家单位,请求伸出援助之手。所到之处,都被他的这种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行为所感动。大家都说,陈宗荣若不是为了大家安全、方便,节假日里他完全用不着跑腿,磨嘴皮,他可以去打牌,去跳舞,去碰杯,至少可以坐在火炉旁看看电视,品品香茗。这6家单位的领导都表示,要学习他这种辛苦自己,温暖大众的精神。有的出水泥,有的捐角铁,一批基建物资很快到位。又是一个星期天,陈宗荣借来电焊机和几百米长的电缆线,率领居委会青壮劳力在东、西桥头各挖两个坑,将原有的一米见方的水泥礅移进坑内,浇上水泥,再用角铁焊接固定,汽车再也无法通行,人们可以往来无阻。施工一直干到晚上9点,居民们有的打着灯笼火把照亮,有的送来芝麻豆子茶解渴提神,男女老幼,无不感慨地说:“陈户籍为大家想得细,想得远。俺以后在小桥上行走,再也不用担心被那些野蛮司机撞落湘江去了。”
陈宗荣阻路拦桥仅此一次,更多的是为群众铺路架桥。
橘子洲地势低洼。而洲尾则更低,洪水袭来,首先被淹,成为孤岛。连接洲尾与洲中的原汽车渡口路最低,水位稍高,便形成一条15米宽的小河,隔绝洲尾与陆路的交通。陈宗荣几乎年年在这里架设临时过渡的“爱民桥”。1992年3月,一场罕见的洪水来得特别早,特别快,一夜之间,这条15米宽的汽车渡口路又成了一条小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