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人们依然聚集在广场不肯离去。这时,我看见一身戎装的邵华离开了她原来的位置,几步走到江总书记面前,低低说了几句什么。江总书记和蔼地微笑着,连连点头,并举起手,朝刘思齐、李讷等招了招。她们都立刻走到江总书记身边。我立刻意识到了什么,赶快举起相机。果然,江总书记率领邵华、李讷、刘思齐、王景清、毛新宇,在毛主席铜像前一字排开,众多的记者都敏捷地跟了上来,形成了一道由低到高的人墙,镁光灯连连闪烁,“咔嚓”声此起彼伏。我半蹲在最前面,镜头向着江总书记和毛主席的亲人们,连连按动快门。我和众多的同行们一起,抢拍下了这一珍贵的历史镜头。我紧紧地护着相机,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高兴。我暗暗庆幸:能参加这百年一遇的纪念活动,能目睹这百年才有的壮观场面,人生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的呢?
午饭后,江总书记告别毛主席的故乡,回北京去了。毛主席的亲人们还要继续参加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为毛主席诞辰百周年举办的一系列纪念活动。
当日下午1时30分,邵华一行由湖南省人大常委副主任沈瑞庭陪同,来到绿树翠竹掩映的上屋场,瞻仰毛泽东故居。睹物思人。100年前的那个冬日,就是在这一担柴式的土墙草舍里,一声“哇哇”啼哭,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预示着新中国的诞生和强盛。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青松,这里的翠竹,曾给少年毛泽东遮风挡雨,曾给青年毛泽东勇气和力量,他便有了山一般的坚强,任何强大的势力休想使他屈服,他便有了水一般的明澈,能容纳一切正直与善良,他便有了松一般的挺直伟岸,竹一般的高风亮节,把毕生精力和心血毫无保留地倾注给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邵华、刘思齐一行沿着青年毛泽东当年走出韶山冲的那条弯弯小道,缓缓走到故居门前。一步,翻开一个乐章;一步,寻回一首诗篇。
当邵华一行来到故居门前时,立刻被四面八方来参观的人们所包围,毛主席的亲人回故居来了,人们都感到惊讶,都感到高兴,都想目睹毛主席的亲人的丰采,都想与毛主席的亲人合影,都想请毛主席的亲人签名。邵华、刘思齐、李讷她们总是微笑着向人们打招呼,尽量满足人们的要求,她们在人群中发现熟悉的韶山父老乡亲的面孔,便伸出手紧紧地握着,连声问好,致谢。邵华亲切地招呼:“毛家的人,一起合个影吧!”于是,凡在场的毛氏后代,不论来自京城、来自上海、来自韶山冲,都亲密无间地,无拘无束地围拢一起,有的相邀着,有的手拉着手,在故居门前合影留念。我看着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