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发表。”“哦!三十多年哒。”她又往前凑了凑。周立民连忙说:“我念给您老听吧!”帅孟奇连连点头:“好!好!”周立民满怀对烈士的深情念道:“詹乐贫同志,湖南汉寿人,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者。他之所以成为大众的爱戴者,这是因为他从小到牺牲的紧要关头时,都是替群众说话,替群众办事。这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深深地印在汉寿广大群众的脑子里了。……”
文章简明扼要,生动感人的记述了烈士短暂而战斗的一生,特别是他1926年从北京回汉寿组织农民协会,发展地下党员,建立中共汉寿县地下县委的动人事迹。我有幸站在帅孟奇的身后,聆听周立民一字一句地往下念,那一字字,一句句,像一个个历史镜头在我们眼前闪现,把我们带到了那烽火连天的大革命时代。
二十年代初,詹乐贫在北京农业大学读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三·一八”运动。1926年,党组织派他回湖南汉寿工作,回到家乡,他利用庙会、赶集、向群众演讲,揭露军阀勾结帝国主义丧权辱国;揭露封建土豪劣绅横征暴敛;宣传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以及破除迷信,妇女解放等思想。以唤起民众的觉醒。在他的影响发动下,帅孟奇、陈刚、毛觉民、向贤肸、熊琼仙、张启幕等一大批进步青年,很快组织起来,积极地开展革命运动。
新创办的妇女职业学校,近百名乡间和城里打扮的女学生围坐在一起,织布、织袜、缝衣。一个留齐耳短发,系长围巾的标志姑娘,坐在众人中间,一边织袜,一边轻声说道:“同学们,千百年的封建思想,把我们妇女踩在脚底下,不给权利,不给自由。今天我们要团结起来,冲破这个牢笼,反对纳妾,反对缠脚,坚决要求经济自主、妇女平等,做中国的主人。”人群里发出了阵阵的赞叹声:“好呀!帅大姐说得真好!照她说的去做,俺就有好日子过了。”
北风卷着雪花,遮没了八百里洞庭,湖上,看不到客船行驶,地上,见不到轿子来往,有钱人都躲进了楼台亭阁,花天酒地度日月。而此时的沧港湖堤上,号子声声,哟嗬阵阵,詹乐贫、帅孟奇挑起撮箕,领导着成千上万的农民挑土筑堤。为修沧港湖堤,大地主彭向成不知侵吞了多少捐款,吵嚷了几十年也未修成。这次,他们把农民发动、组织起来,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管理,一年的血汗,就筑起了巍巍拦洪大堤。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增强了团结一心,斗争到底的信念。
初夏之夜,万籁俱静。一弯月牙高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