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发生了困难,当时,我尽管不知详细,但我了解你,于是与县政协同志谈过要促其解决,你来信说已解决了,谢天谢地。至于你顾忌的xxx,我看还是一看二帮为好,果真作梗,也会有办法解决的,可放心。
偌大的武大,此信未必能到你手,搁笔,以后再叙,欢迎你寒假来常德。即祝,进步
王大元
11.8
我要毕业了,何去何从?他向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诗人未央同志写信,打电话,力荐。有信为证:
大元同志:
您好!几次路过常德,来去匆匆,未去拜望,很为不妥。您关心作协的工作,推荐杨远新同志,十分感谢。小杨年轻能干,写过不少好作品,我们是欢迎的,只是编制有限,调来有一定困难,他明年才能毕业,争取那时解决。人事问题麻烦较多,现在不能说死。总之,他是待调对象,如果《小溪流》的编制能定下来,就大有希望。
祝全家好
未央
1989.12.9
我在武汉大学枫园接到他转寄的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诗人未央同志给他的信,我的心就像窗前东湖的水,很不平静。他对我的前途十分关心,暗暗尽着一切的努力,为我找一个好的归属。按常规思维,他是常德市政协主席,单位一把手,我是汉寿县政协委员,也算是他的属下,他只要发一句话,把我安排在常德市政协工作应该是毫无问题,但他考虑的是不能让我丢掉专业,放弃特长,他曾无数次的强调培养一个专业人才不容易。所以他总是想把我放在最适合我所学所长的岗位,以利于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既是对社会的贡献,也是对我最好的使用。他在这方面悄悄尽着最大的努力。他自己给我的信中说:
“中南6省(区)政协工作座谈会于近在常德召开,刚刚忙了,即收到了未央同志来信,并附他的散文集一本。现将他的来信转你,看来他是很了解你并关心你的,只要有可能他会帮助的,似乎也不可太急,此类问题麻烦是有一些的,容他去做做工作再说,反正还有一个半年时间,这样寒假路过长沙时,不妨到未央同志那里看看,你可不提出调的问题,听听他的意下如何?”
这是王大元主席于1989年12月21日给我的信。字字句句,可见他的一番苦心,可见他的一片深情。仅从方法上就已经教导得再具体、再细微不过了,简直像父辈教导晚辈。我暗暗感叹:好领导!好恩师!好兄长!好朋友!此生不出好作品,愧对!万一出不了好作品,也一定要做个像他那样的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