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坛第一位恩师,我的政界第一位领导,我最值得尊敬的长者曹一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9月22日13时58分在株洲与世长辞,享年75岁。这是他人生最后拥有的巨大福气,因为株洲这个地方山好水好人好,因此他走得安详、走得坦然,我听见他边走边说:“谢谢株洲的领导,谢谢株洲的人民。”
一心先生的去世,给我们带来了共同的悲痛,他的去世,给我们造成了共同的损失。因此,我们从不同的地方聚集到这里,表达我们对他的哀思和悼念。
一心老师于1931年农历8月8日出生在湖南省安乡县安成乡一户普通人家,父亲亦农亦商,懂得知识的重要,想尽千方百计供他读书。他读过私塾班,进过全日制学堂。他原本叫曹博官,为庆贺抗日战争胜利,改名曹逸兴。他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后,取了笔名曹一心。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17岁的他在汉寿县六区参加革命工作,任小学教师,当过教员、学区校长,完全小学教导主任,校长,六区联校校长。1954年任治理西洞庭湖工程秘书股副秘书长。1955年任汉寿十区办公室秘书。1956年调汉寿县委办公室工作。1958年调《汉寿报》工作。1960年回汉寿县委办公室工作。1968年抽调到县革委会宣传组工作。1970年2月调汉寿县文化站工作。1972年3月调汉寿县革委文化组工作。1972年5月成立汉寿县革委创作组,他被任命为创作组组长。1981年他临危授命,调任汉寿县文化馆馆长,一干就是十年,直到1991年9月光荣退休。
一心老师17岁投身革命工作后,曾参加过清匪反霸,土改、从事过教育,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等工作。
我是在一心先生授命组建汉寿县革命委员会创作组组长时,开始在他身边工作,从此与他结下了一生的工作情和师生缘。三十四年前,我高中毕业回家务农,就因为我写了几篇不太像样的文章,县委把我调进了县革命文化站,担任《工农兵文艺》编辑和文学专干。他组建县创作组,需要老中青相结合的创作人才。他看了我几篇作品,便力排众议,把我从文化站调到创作组,安排我从事曲艺和小型戏剧创作,后来又根据我的特点和工作需要,安排我从事文学创作。从此,我不仅有幸成为他的学生,而且在他的率领下,共同创作长篇小说《春柳湖》,经历了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我在他身边一直工作到1981年,十年时间里,朝夕相处,创作上耳提面命,情感上耳濡目染,特别是在渔村体验生活和写作的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