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其他几个衙门却有志一同地痛骂起太子和卢重英来,觉得他俩一定是联合起来搅风搅雨!
于是另外四部也着手出卷子, 只恨太子殿下掐准点抢先把殿试排名公布后的招考日子给选了,他们只能认命地把时间往后挪!
其中业务最繁忙的要数吏部, 他们本就要负责新科进士的选官考核和具体的分配工作, 现在还得和六部的招新考试错开, 简直是多了好几倍工作量!
吏部尚书看见太子殿下时都没好脸色。
太子殿下还不想给吏部尚书好脸色呢,他记得就是吏部尚书准备来个榜下捉婿来着。
据传吏部尚书早就把人相中了, 两家已经眉来眼去很久,之所以还要来一出榜下捉婿是想成就一段佳话!毕竟开泰帝头一回开科举, 总得留下点适合传唱的好事儿不是吗?
文化人拍起马屁来,就是这么地润物细无声。
太子殿下从姜若皎那听了这些八卦,对吏部尚书很有意见:要不是吏部尚书连自家女儿都搬出来了,他哪用绞尽脑汁抢人啊!
更可恶的是, 他们夫妻俩想出来的法子, 其他衙门轻轻松松就抄了去!
这些大人真不要脸!
太子殿下看了吏部尚书的臭脸, 回去后和姜若皎埋怨了一通,说这小老头儿真不讲道理。
姜若皎笑道:“如今六部都要搞选拔招新,他们得多干不少活,自然不会给我们好脸色。”
殿试结果出得很快,第三日一大早,填榜官就把开泰帝核定过的排名张贴到贡院之外。
天还没来,迫不及待的考生们就巴巴地等着开宵禁了。
到鸡鸣三声,各坊市禁木大开,考生们蜂拥而至,挨挨挤挤地凑到了皇榜前想看看自己的名次。
有不少好事者自己无缘科举,也跑来凑个热闹,跑到最前头去念名字。
状元是卢应巡。
虽然这个名字已经在众人心里留了个印象,乍然看到这三个字出现在榜首还是让不少人吃了一惊:这位可是卢国舅的儿子啊!
难道开泰帝才当了一年多的明君,就要开始学废帝重用外戚了吗?
接着又有人提到卢应巡会试时写的策论,那文章现在还在贡院门口贴着呢,写得那叫一个好。
人皇亲国戚里有真正有才能的,难道还不需要起用了?
人卢应巡可是应天府的解元、会试的会元,如今殿试再点个状元有什么稀奇!
还有人提到不久前卢应巡还被诬陷下狱,只为了给当地百姓求个公道。
这样一个才华高、人品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