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厅堂被赵父叫住,问他哪抱的书,赵锦堂就把秦遇来的事说了。
赵父要来了那本笔记,本想看看就还给儿子,哪知道不知不觉就看入了神,直到儿子催他。
赵父合上笔记,看着儿子白里透红的脸,圆润丰盈的轮廓,最后对上那双乌溜溜的眼珠子,不禁感叹真是傻人有傻福。
他默了默,开口叮嘱:“以后跟秦遇好好处,别欺负人。”
赵锦堂不乐意了,“爹你说的什么话,我什么时候欺负人了,我把秦遇当我最好的朋友。”
说来也奇怪,他跟秦怀铭年纪相仿,但是却跟秦遇玩得更好,果然交朋友还是靠眼缘。
那厢秦遇回去后,张氏就给他舀了一碗骨头汤。
“今天居然下雪了,之后还有得冷。”张氏有些忧心,既心疼儿子辛苦,又担心豆腐生意。
秦遇抬头看着天空,纷飞的雪花飘飘洒洒,然而落地就化了。一阵风吹过,空气凉嗖嗖的往肺里钻。
长宁镇一般不下雪,年龄小的孩子此刻像看见了什么稀罕物,顾不得冷,在外面跑来跑去,伸出小手去接空中的雪花,大人呵斥也不怕。
秦遇把桌椅搬到了作坊门口,上面的挡板能挡住雪花,也只能挡住雪花了。
张氏想劝他歇半日,但秦遇人小主意正,定下了的事就不会改。
他把今日的功课完成,起身活动会儿又开始抄三字经。天冷影响速度,就算尽全力,也得抄写到明日才能抄完。
酉时天就暗了,秦遇把东西妥帖收好,然后在院子跳动。雪早就停了,这会儿呼呼刮大风。
晚上母子俩决定在小厨房用晚饭,灶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散发的热意把这个小地方都烘暖和了。
烧热水的时候,张氏和秦遇的衣服都挂在周围烘,这样不但没有饭菜味儿,衣服还特别干。
“明日娘去阿铭家一趟。”
“嗯。”
“娘不在家里,你不要做危险的行为。”
“我知道。”
“你练一刻钟字,就起来走走。”
“好。”
“厨房里我给你温了红糖姜水,提热驱寒,你若是饿了就去外面买点包子烧饼吃。”
秦遇咽下口中的肉,叹道:“娘明天中午不回来吗?”
“当然要回来,不然谁给你做饭。”张氏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佯怒道:“好啊,你嫌娘唠叨,管得多是不是。”
“没有没有。”秦遇把一块排骨夹她碗里,温声解释:“我都这么大了,娘还把我看做什么都不懂的三岁幼儿,我自然是有些别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