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啊李泌,你终究没有辜负朕啊!”
长安,皇城议事堂内。
几名宰相和大臣们正在议事。他们吵的很激烈,都是觉得自己的想法正确,争来争去的,天色已晚还是没有结果。
杨绾看到众人争执不下,便提议举手表决。众人欣然接受,最后便以票数多少做最后的决定。
议完事后,众人纷纷回家,杨绾故意走慢一步,等着郭子仪。
众人都走后,杨绾对郭子仪说道:“郭公,听说你府上昨日很热闹,只跳舞的小娘子就去了十几位……”
不等杨绾说完,郭子仪便赶紧解释道:“昨日我做寿,家中子侄非要好好贺贺,非我之意,杨公莫要提起弹劾,给老兄留几分薄面。”
杨绾点了点头,说道:“小先生时常说,王朝腐败,败在吏治不清,贪图享乐。你我都为宰相,当以身作则,万万不可先天下之乐而乐。”
郭子仪连连点头说道:“是是,是我大意了,以后必然不会再犯。”
依然是长安,人们都已经习惯那个每日腰挂横刀,站在城门后的那位胡人。
延秋门每日到了开启的时刻,这人就站在门后,缓缓喊道:“开启城门……”
城门打开后,出城的人从他右边走过,进城的则从这人左边走过,而他会高声一遍遍的喊着,“靠右边行走,此为规矩……”
这人就是安庆绪,一个做过十几天皇帝,现在为长安守门吏的人。
有些好事之人专门跑来看他,看到他整日笑眯眯的样子,就和他开玩笑说,“做皇帝是什么滋味啊?”
安庆绪总是笑着说道:“没意思,真的没意思。”
说这话的时候,他总是摇着头的。他喜欢长安,从心里喜欢长安,长安就此接纳了他。
成都坊的书院早已开学,现在那里是李泌的弟子在做事。
来书院读书的人越来越多,还有许多胡人也把自家孩子送了来。眼看学子越来越多,弟子们就想着把隔壁那个院子租下来,扩充书院。
哪曾想,派人去一问,隔壁那住宅子早已被李泌买了下来。那些弟子们就觉得此事如此巧合,一定是小先生知道书院一定会有扩大的那一天。
青上学宫那里,一座比华清宫还要气派的宫殿已是拔地而起。这座被称为隐圣府的宫殿,依然还是学宫。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自打这处宫殿建成,李泌就没有回来过。好在学宫原先的人都回来了,这里便热闹了起来。
再后来,李泌依然没有回来,人们就开始纷纷猜测,这小先生是不是游历四方,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