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和傅珣,值得她继续追查下去。
她再向后翻几页,发现夹在账簿中的还有一个薄薄的信封。她取出来,是一连串名单。只是名字,整齐地排列,有一些被划去。字迹不是她的,也不是如珠的。但这熟悉的圈法又在葬礼的来宾登记中见到,宋意情不得不产生一些联想。
名单虽然没有随身携带,但她粗略记得其中的不少名字。叫保生的和叫文君的一抓一把,若遇上常见的姓氏,根本分不清,于是有小字在不同的“保生”“文君”后面特意标注了所属单位以示区分。这样一来,反倒给宋意情留下深刻印象。
不过起这样敷衍名字的人往往家境不会太好,并不是此次葬礼的主要邀请对象。所以最后她翻遍全册,只找到一两个名字,巧的是,都被划了蓝圈。
宋意情的脑中一闪而过些思绪,她没有追逐着抓住,放任它们逃走,在她食指所点的上一栏,看到一个姓程的名字。她问身边的如珠:“对了,这次怎么没见程谦行的名字?”她以为,作为同样是大家族的程家,无论如何都会收到邀请的,可这宾客中根本不见那叁个字。
如珠面露难色:“还是占道那件事。您刚从外面回来就听说这样的事,打电话给程少爷,发了好大的脾气,本来打算给他的请柬也撕碎了,还命令我们,以后凡是他打来的电话就都说您不在……不过后来您就失忆了,忙里忙外的,大家倒是都忘了问您。”她说得小心翼翼,怕被宋意情怪罪。
不过那时候要是如珠冷不丁地来问“程少爷以后的电话还接不接”,恐怕她也会瞪着两只眼睛问,哪个程少爷?
“原来是这样。”宋意情大概了解。那天程谦行过来,她还觉得有些奇怪,怎么就押两个人的事,还要他这堂堂四少爷亲自跑腿,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于是宋意情追问:“那我一般和他这么闹脾气,都持续多久?”
不知如珠心里怎么想,或许是在说,大小姐您也知道是闹脾气,回答:“说不准,全看事情在您心中的严重程度。有时一两天便好了,有时半月。”
“半个月?”这么久,宋意情想,万一这两人才认识没多久,那不是大部分时间都在冷战,“我与他认识很久了吗?”
如珠摇摇头:“这我便不大确定,不过听其他佣人说,应当是有些年岁了吧。我是去年才来您身边的,以前的事也不大清楚。”
与她相处好些时日,这事宋意情却是第一次听说:“你不是一直在宋家的?”她想起来那次与其他下人的谈话,是了,做工时间最长的厨师长也不过才五年,如珠怎么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