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多打粮食。”
有人喊了一嗓子,“不用放卫、星了吧?”
蔡姑父摆手,“不用,总理说了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好了,明天除了三岁以下的孩子,其余的能动弹的队员都要下地啊,这时候可不能偷懒。秋收时间紧劳动重,大娘、婶子、嫂子、弟妹们别抠搜,给做点好吃的!”
底下又是一片笑声。
“这次咱们把养鸡副业搞起来了,冬天需要的稻糠肯定要多些,我已经和县粮库口头订了些,回头有需要的来我这报个数。对了,我二嫂想了个好招儿,就是挖蚯蚓……,冬天可以和在稻糠里,鸡肯定更爱吃,鸡和人差不多,应该也更爱吃肉!”蔡姑父说要自己先笑了。
蔡丹没想到蔡姑父会把蚯蚓的事讲出来。
还将功劳都放到蔡母头上了。
不过这样也好,她家现在孤儿寡母的,让其他人多念点好也好。
至于保密,没想过。
也没办法做到。
“多的废话我不说了,大家早早回去休息养好精神,明天正式开刀了!”
——————
秋收当天,蔡丹一家顶着月亮就起了。
吃了早饭喂了鸡,锣鼓就很应景的响起来了。
蔡丹挎着篮子跟在蔡母身后,她年纪小,不会被安排什么活,一般就是跟在大人后面捡稻穗。
不过也是有工分的。
秋收时,全员出动也跟工分有关。
这段时间,队长给工分会比较大方。
一些滿工分(十分)甚至可以拿到十二分。
七八分说不定也能得十分。
小孩子只要下地最少也给两分。
所以大家伙积极性才会这么高。
蔡丹挎着小篮子,她的小篮子里还有个破碗。
手里拿着一个木铲,在捡稻穗的同时挖挖土,捡捡蚯蚓。
这叫公家、自家两不耽误。
“哎!地里怎么会长稻穗…”蔡丹嘟囔着,小脸严肃的看着她挖出的一大把稻穗。
“这丫头咋傻了呢,快把老鼠洞里的稻谷弄出来啊!”一个大嗓门的婶子拍了拍蔡丹的小脑袋。
蔡丹听懂了,这是老鼠洞,所以这些粮食是老鼠给自己准备的过冬粮。
真的是不好意思呢,被她一锅端了。
虽然有点膈应,还是果断下手了。
真不少,将小篮子的底部都铺满了。
这可比捡稻穗快多了啊!
好一勤奋的小老鼠!
好一可怜小老鼠!
可怜归可怜,她还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