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钱,有大石头的,敲碎了,送过来也收。
于是稍稍休息了几天的红云公社社员们又忙活了起来,白日里要上工翻地耕种,回去的路上和早晚还要背着背篓去捡石子。大家翻地的时候,以前看到石子也不理,现在顺手捡起来就丢进了背篓里,每个人下工回来的时候,背篓里都铺着一层小石头。
于是整个红云公社突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人人出门都喜欢带个背篓或是竹筐,看到路上有个石子什么都捡起来。就连上学的孩子们在路边看到一个小石头也会捡起来放进口袋里。
一个人兴许捡不了多少石头,但一家人,一个公社一万多人呢?一人捡一块石头,都能堆成一座小山了。
甚至在放学后,周末,那些十来岁的孩子还会背着背篓推着板车去隔壁公社捡石子。别的公社每人捡石子,他们过去随便在路上捡捡,一上午就能捡好几筐,回来换成钱,藏在口袋里,去供销社买几颗水果糖,真是美滋滋。
就连沈建东也不例外,一到周末,他就拉了几个男孩子,借了车去更远的地方捡石子,挣零花钱。
余思雅知道后也没阻止他。别人的小孩子能做,他为什么不能干?虽然他们家不缺这几毛钱,但让小孩子多参与劳动,锻炼锻炼自己挣零花钱也是好事。
经过社员们近半个月的努力,从养殖场到公社的这段路上终于铺上了一层一两寸厚的石子。为了让路边更夯实,余思雅又请了几个年轻力壮的社员拿着大木头压了压路面,使石子陷进泥里,这样就不会滚了。
就这样,红云公社的第一段石子路总算完工了。
路修好第二天,恰好就下了一场雨。余思雅邀请冯书记等干部去看看新的路,验收工作。
大家撑着雨伞走到这段路上,感觉明显不一样,路面一点都不滑,也不用担心鞋子上全是泥,被泥水打湿了。
“这路好,要是咱们公社都能修这样的路就好了。”不少干部纷纷感概。
余思雅笑眯眯地看着大家,这还只是第一步,等有钱了,她要将这段路修成柏油马路。
修好了路,余思雅就准备建房子的事了。
红云公社没有砖瓦厂,也不产水泥沙子石头等,所有的建筑材料,除了木头,都得从外面买。
余思雅咨询了隔壁公社建筑队的队长,弄清楚了大致修一间屋需要多少材料后就准备去县城找水泥厂了。他们去年吃了养殖场的酱板鸭还没付钱,正好拿水泥来抵账。
不过余思雅还没来得及动身就被魏主任叫住了。
“思雅,你明天没安排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