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尴尬的人脚趾在地上能抓出两个窟窿。
其他人可不在乎锦绣让人制出软纸的初衷是什么,当家里人见识过这种柔软舒适的纸后,感觉生活再也离不开这东西了。
一家子女人也是心大,元老爷没告诉他们这纸的来历,大家心里模糊有个猜测,都觉得和锦绣有关,但就像吃酱油的人并不在乎酱油是什么人生产的,用纸的人,也不想清楚纸是怎么来的,因而对关键问题好奇心不大。
一家人聚在一起,元老爷提议:“既然如此,咱们总得给更衣用的纸起个名字吧!我看不如叫软纸好了!”
元夫人反对:“外面大到银楼酒庄,小到米面粮油铺子,哪个不是张记王记刘记的,咱家用的纸,难道不配有个元家的名字吗?”
元夫人隐约知道这纸是锦绣让人鼓捣出来的,心里还是想把锦绣的功劳摆出来,就算现在没人知道,以后呢?
元老爷和锦绣坐的决定,没瞒着周文,周文想法和元夫人差不多,当即提议:“我看不如叫宝儿纸吧!意思这纸就像宝贝一样贴心舒适,用途也十分广泛,可不就是货真价实的宝贝吗?”
锦绣坚决反对:“不行!你们管如厕用的纸叫宝儿纸,我感觉受到了冒犯。”
其他人面面相觑,总觉得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发生。
元老爷笑呵呵的一锤定音:“那干脆叫锦绣纸好了,以后家里用的硬纸叫锦绣硬纸,软纸叫锦绣软纸,寓意又好,听着还亲切,就这么决定了。”
锦绣:“我反对!”
众人:好像真的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但反对没用,元家私底下就这么叫开了,并且没人觉得这个叫法有问题,毕竟元家一大家子都这么宠锦绣少爷,给家里用的纸用锦绣少爷的名字起名,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直至后来,商人将锦绣纸贩卖到周边几个国家,还有很多人疑惑:“锦绣硬纸相比早期的纸,已经柔软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为何还要特意强调这是硬纸?”
众人觉得无解,只能勉强将其归结为:“大概是和锦绣软纸相对而言吧。”
当然现下锦绣还想不到以后每家每户用卫生纸擦油汪汪的嘴巴时,要感叹一句:“锦绣软纸真好用!”
当人们如厕时,不由自主感叹一句:“锦绣软纸真舒适!”
当人们擦桌子擦手时,真情实感的来一句:“锦绣软纸真实惠!”
有一句话叫千金难买早知道,也有一句话要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现在的锦绣对未来要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