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三百六十五天”已经成了生产中的口号。可以说,李海宁旗下的煤矿,已经是名声在外。
可是,就在不久前月初的时候,矿区来了一个加急的订单,外省某地储备明年供暖的燃煤,需要四十万吨的数量。
时间紧,任务重。如果不加班加点的开采,恐怕完不成这宗大单的生意。
于是负责矿区的经理临时决定,要连夜开工,二十四小时不停歇的进行生产。
那些真正下到井下作业的工人们,听说要连夜赶工,开始时有些埋怨。但这名矿区经理非常人性化的答应员工们,进行两班倒休。每人每天绝不超过十二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其中夜间作业的工人,可以发放两倍的薪水;而如果工作时间超过了十二小时,超出的部分则可以拿到三倍的薪水。
这样一来,重赏下有勇夫。工人们都欣然接受了这样的条件,纷纷卯足了干劲,进行生产。
直到有天晚上,一组十六名员工在吃过晚饭进行短暂的休息以后,打算进入到矿区,接替已经整整工作了十二个小时的上一批工人。
谁知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上一组人马,竟然不知所踪。
不论是设备间,还是控制间,或者是下井作业的人员。这口井矿井内,竟然找不到任何一个工人。
这一下,可把带队的队长给吓坏了。这群矿工也顾不上开工,连忙报告了经理。
经理从家里连滚带爬的穿上裤子赶到矿区,和矿区的保安们仔仔细细的检查了周围的每一个角落。遗憾的是,那上组一十六人的作业队伍,竟然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当时矿区经理冷汗直流。虽然李海宁在经营初期,出过矿难死过人。但那个时候,还可以采取非常规的手段将事情摆平。
现在这个世道,可不比以前。无数媒体都紧盯着煤矿工人生命安全的消息,但凡有一点事情,都是瞒不下的。而且,现在的这些矿工家属,特别难以安抚。只要处理不当,都是定时炸弹,随时能有爆炸的危险。
就算只有一个人出了事,恐怕就够这个矿区经理喝一壶的。这下可好,一下子,整整一组作业人员,十六人,全都出了事。
按说活要见人,死还要见尸呢。但这十几个大活人就这样平白无故的消失了,要怎么才能向这些工人家属们交代啊?
矿区经理无奈之下,也只好公事公办。请来公安系统的人员协助调查,并将那些哭着喊着要丈夫要儿子的工人家属们,安顿进了矿区的招待所。让他们可以一直关注着搜寻工作的进展。
这件事情出的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