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以资历为评判标准,只要有才华,有眼光发现好的文章故事就够了。
别看他表面上严厉,却是刀子嘴豆腐心,待林晖和陈予易也不错,是个能听进别人话的好主任,所以刚林晖才敢在说清楚来由后,才敢说最后那句话。
“你们还是太年轻了,文章和故事这种东西,好文难求啊。”孙主任倚在椅背上,慢悠悠道,实则心底也升起了点兴趣,只是面上不显。他招手说:“拿过来给我看看吧。”
实在是近年来微角报社就没有出过什么好的文章和作品,被同行打压得厉害,孙博依旧扛着,同时内心的希望也在一点点泯灭。他不敢高兴,就怕空欢喜一场。
“哎,孙主任您看,这些就是。”林晖和陈予易把紧紧攥在手里的稿件递给王主任,乖巧地退到一旁等着。
等待的时间最是煎熬,孙博在那看得认真,林晖和陈予易站在他办公桌对面,面面相觑,从一开始的发现宝藏文的喜悦,慢慢演变为自我怀疑,他们俩互相对视,难道真是自己眼瞎了?
不应该啊。
只见孙博看完林晖递过去较为薄的信纸后,又开始看陈予易递过去的比较厚重的稿件,全程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许久他放下手中的稿纸,抬头望着他们两个问:“这个作者叫什么名字?”
“向阳。”林晖和陈予易几乎是同时回答的,在听清楚对方的答复后更是惊讶地对视,“你说什么?”
他们不敢置信,两人互相炫耀了这么久的文章和小说居然是出自同一个人?
“这就对了!向阳这个名字起得好啊,向阳而生,和文章的主题完美契合。既是主题意义,也是这个时代的意义。”孙博拍桌子站起来,忍不住激昂道。怪不得那俩小伙子激动了,他一个半老八百的老头子瞧了也是激情十足,斗志昂扬。
他刚看的时候就注意到了,那字迹娟秀,两封稿件上一模一样的娟秀字迹,分明就是同一个人写的,一边忍着激动,一边问出这个问题。
那俩小伙子高兴半天,还为此争吵个不婷,到头来竟还不知道是这是出自同一个人。
文章偏向歌颂性,读起来朗朗上口,饶是王博这个读过无数诗章的人也忍住在心底念着应和着。究其原因,还是其中描写的意向和这个时代,目前的景象差不多。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从历史照进现实,后辈上年轻,后辈正崛起,在阳光的照耀下,少年茁壮成长,已经在用他们微末的力量,一点一滴积聚,且看未来。
这篇文章与当时孙博定的报纸主题完美契合,足够让他振奋。近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