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晶莹要出门打工,倒也不是去工厂,而是李不群这边拖了熟人,叫李晶莹去学着做鞋子,就是当个学徒,学门手艺,等将来再找工作也能容易点。
出门打工,那准备工作也是十分认真的。
先是李晶莹去镇上买了整套的新衣服,从头到脚都换成新的,张梅鑫又给准备了很多干粮,李晶莹嫌弃准备的不好,又去村里小卖部买了很多点心。
临走前,李不群给了把钱,具体多少李元不知道,只知道把他的学杂费可要多太多了,得有好几倍。
李晶莹走的第天,是周末,李元还在家里。
李不群就开始念叨,你姐到那边也不知道怎么样
副特别担心的样子。
事实上李晶莹到那边的第天,就打电话回来了。当时家里没有电话,电话是打给邻居那边的,张梅鑫去接的电话,至于电话里说了什么,是不会告诉李元的。
等到下去,李元要去学校了,他是住校生,要带干粮。
张梅鑫给准备的就是饼,咸菜疙瘩,再别的就没有,至于生活费,分钱都没给。
李元自个儿从家里出来,步行去镇上,要走很久很久。
到了学校,把干粮放好,再去教室。
那时候的李元怎么也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他在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那么好,可李不群和张梅鑫的态度确实那样的,并且他们还会刻意的加倍的对李元好。
后来李元过了很久,年纪很大了,才想明白:李不群心里其实是很厌恶他的学习成绩的,因为李不群觉得这学习成绩应该按在李晶莹身上,而不是李元身上。
而班上,最初因为同村的同学说了李元的姐姐,又说李元的妈妈经常抱怨他不听话。
于是大家对李元的印象就变成了:不听话。
长得细皮嫩肉的,没想到心眼那么不好。
咱们可得防备着点,谁知道他会不会背地里做什么。
看他就觉得不是什么好东西。
因为李元长得跟大家都不太样,细皮嫩肉的,因为同村同学的那些捕风捉影的话,因为张梅鑫经常串门子跟人抱怨的那些话,让同学们下意识的组成个团体,把他排除在外面。
而最初的最初,李元之所以得到这样的下场,也只是因为李不群的厌恶而已。
李不群以为就算李元上了小学,他肯定也会跟李晶莹样,学习成绩不是倒数第就是倒数第二,但是李元没有,他的学习成绩很好,整个小学,每年都是名列前茅,每年都能拿到奖状,然后顺利的考上了初中,成了名初中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