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吃力的蹬车背影,不由得总是想起父亲。
仔细看来,小镇上还是有了些变化,高楼没有,但一些成规模的小区建得很多,虽不是很高档,但也比前些年那些最多两层的小屋要入眼些,但这也让小城失去了她的神韵。路这些年像是修得宽了些,偶尔还能看到一两辆出租车从身边驶过,这些前几年是没有的。
我家的村子在城镇的边上,入村口我就下了车,再进去不到三百米就到了。我给了老人十元钱,老人连连称谢,竟恭喜我发财。我不由得苦笑,看来扶贫还是能落点好处的。
农村人睡得早,窗户口都没了灯光,只三百米长的路段上有两盏昏暗的路灯,依稀看到两边的多了几幢二层的小楼。清楚地听到自己有节奏的脚步声,却不时地被路边院落传来的狗吠声所扰。
就像我天天在家上下班一样,父母对我的回家,并没有表现出过多惊喜,兴许是前两天电话告诉了他们,他们在听到家中的狗叫声后,习惯地开灯查看,发现是我时,出来开了门。家中还是老样子,好象一切都没有变,连裱糊在墙上的报纸还是那张。只是吃饭的时候,发现家里多了个电饭煲。也没觉得比铁锅烧得香,倒是父亲热好的丝瓜青豆汤让我吃到了几年前的味道。
床上的被褥都是新的,也晒得有些清新味,父母估计几天前就准备好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还在床上,外间就有些人大声说着话。本来早就醒了,部队这么多年下来,生物钟比闹钟还要准,后来看看手表还是再睡了会儿。这恐怕是近年来睡的第一个懒觉了。想来是得到我回来的消息,邻居们都纷纷来看我,我们这儿好象有这样一种风俗,特别是我这样的。
有几个我年龄与我相仿的儿时伙伴,都抱着小孩子来了,我还真有些不适应呢。结婚这么早!要是我不去当这几年的兵,是不否也跟他们一样呢!我想到回家后是这般情景,包里买了些哄骗小孩子的糖果,叫我妈取了出来,逗着给了几个小孩子。有几个年轻人跑过来问我要军裤,那年头时兴地方上的青年穿军裤,最好有个手枪带露在裤袋外面,就像现在的牛仔裤上挖洞一样。给爷爷送去一套卫生衣和棉袄棉裤,部队里的东西就是好,暖和,他老有家八十多了,得穿厚实点儿。
父母张罗着给亲朋好友打电话,招呼着不时上门来的人,跟我说话的功夫都没了。口袋里有笔安家费还没交上去,心里有些着急,对他们来说这是我当五年兵的回报。其实这些年我省吃俭用,还是存了不少钱的,在部队时除了为数不多的津贴费外,我长时间在首长家执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