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过好比孙猴子逃不出如来佛祖的五指山。”
因为前尘往事,李过与王义很快就亲近起来,互相称兄道弟。
寒暄一阵,李过这才正色问道:“使团北上,究竟为了何事?皇上一下子派出三个心腹大臣,阵仗着实太大了。”
夏完淳言简意赅说了使团任务,道:“兴国公,你可有什么建议?”
李过侃侃而谈:“哎呀,你们身上的担子很重哪!我对蒙古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自我朝太祖起兵以来,蒙古可谓江河日下。不扯远了,只说现如今蒙古各部落以大漠为中心,大致分为漠北、漠南、漠西三大集团,这三大集团中又分为许多小部落,简直如同星罗棋盘,各种势力盘根错节。”
“而漠南蒙古各部已经归顺满清,成了满清的疆域;漠北也开始向满清上表称臣,每一年还要纳贡。这两大集团如果没有大的变故,不太可能反抗满清朝廷的。”
“只有漠西集团一直不愿意屈服,与建奴鞑子针锋相对,可惜漠西集团实力较弱,且近年来受到北方沙俄的侵扰,正在与沙俄开战,也很难腾出手对付建奴。”
曹化淳道:“兴国公所说的情形,与锦衣卫探子们收集到的信息大致不差。可陛下已经定下了‘砍大树’的战略方针,不管有多么艰难,我们都得尽力而为。兴国公,去与蒙古人谈判,就交给我们吧,你只需派兵护送使团去往蒲州。”
“你们去蒲州作甚?蒲州还在满清手里,且距离潼关不远,吴三桂和济尔哈朗的大军就在附近,那可是贼巢穴!”李过道。
曹化淳解释道:“蒲州乃是晋商发源之地,这些晋商长年累月出关与蒙古人、建奴做买卖,尤其是蒲州张家,发国难财也发得差不多了,咱家想在这上面做一做文章。”
“蒲州张家?”李过皱起眉头,道,“我以前还在大顺朝效力时,转战于山陕两地,听说过蒲州张家的名头,也曾打过他们的秋风。可所谓无奸不商,这些人为了发财,能把亲妈卖到窑子里去,使团担负着重大责任,与他们打交道会不会带来麻烦?”
“咱家最擅长跟奸商打交道!”曹化淳笑了,又道,“确切地说,我们要去蒲州找一个叫作张启泰的人,此人乃是我朝万历年间首辅张四维的孙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将军,拜托你想一想法子吧。”
李过十分为难,感到太棘手了:“不是我畏惧困难,而是你们来得不巧,李定国将军回了汉中,守护西安城的重任全在我一人肩上。分兵护送使团去蒲州,派其他将领随行吧,我不放心,可满清还有大军近在咫尺,我又不敢擅自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