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与翁之琪争功,他竟然再次采取分兵之策,派出两万士兵攻打即墨,剩下的三万兵卒则乘船经由大沽河迅速北上。
长平公主劝阻道:“忠孝伯,你两次三番分兵而进,犯了兵家大忌啦……”
长平公主哪里明白郑成功的心思,正因为她待在水师军营,郑成功为了在她面前展现自己的才能,故而有心赶在翁之琪之前兵临莱阳城下,争夺头功,好让长平公主佩服。
这种幽邃的心思,郑成功自然无法明说,他给出了别的理由:“公主殿下有所不知,我朝水师纵横海上,水战不惧怕任何对手。但此时是登陆作战,以我之短攻敌之长,战斗力有所减弱。而从大沽河乘船北上,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水师的战斗力。”
“是吗?”长平公主总觉得有些不妥,但又找不到辩驳的话。
……
莱阳,府衙。
知府张尚贤阴沉着脸,满腹心事。明朝水陆两军来势汹汹,山东多处地区接连失守,驻扎在莱阳城的清军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人心惶惶。
此刻,将领们到府衙大厅拜见知府大人,就是为了商谈用兵之策,十个倒有九个嚷着撤退,全然没有拼死战斗的勇气和信念。
一个统领叫道:“知府大人,按理说行军打仗是我们军人的职责,是战是退,应该由我们说了算。”
“你什么意思?”张尚贤听出对方口吻不善。
“我提议,立即撤退!”统领道。
此言一出,当即引得人们纷纷表示赞同。
张尚贤霍然起身道:“诸位,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我们有守土之责,敌人来犯,岂能不战而逃?”
一个将领嘀咕道:“不逃又能怎么样?打又打不过,白白送了性命。”
“混账!”张尚贤拍着桌子,疾言厉色吼道,“大敌当前,你身为军中将领,竟敢口出怯弱之言,动摇军心,信不信本官杀了你!”
将领们噤若寒蝉,垂下头默不作声。
别看张尚贤只是个文官,且是汉人,但他威望很高,哪怕是正儿八经的满洲鞑子,也对他尊敬有加。
一来张尚贤属于“辽人”,即清军入关前就归顺的汉人。辽人大多被编入汉军八旗,张尚贤属汉军正蓝旗。
清军入关之初,对辽人比较重用,即便是生员出身,也可委以要职。在满人心里,还是十分信任辽人的,范文程便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二来张尚贤确实非常有才干,不是昏庸无能之辈。张尚贤上任之初,登州府并不安定,反清势力此起彼伏。最有名的,当属栖霞人于七率领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