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易滋生利益输送、职务腐败等等问题,所以才使得投资者对ipo有这样抵触的态度。
在前两年就曾发生了千万股民大签名,要求证监会停发新股、停止ipo的事件,而证监会迫于压力,有一段时间也不得暂缓ipo,但这却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因为暂缓ipo同样也会影响到股市的流动性,使之失去活力,而且对于那些以圈钱为目的的不良公司,即便失去了ipo的融资途径,他们同样可以通过再融资等方式从股市里圈钱,事实上股市再融资金额一直是ipo金额的数倍,无论ipo是否暂缓,股市圈钱的可耻行为一直没有停止过。
而国家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可能让ipo无限期暂缓,这就导致华夏股市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股市下挫,证监会迫于压力暂缓ipo,股市一回暖,ipo和再融资力度就会随之加大,从股市抽血,就会打击投资者信心,股市再次下挫,就这样ipo一会儿暂缓,一会儿重启,反而让股市始终处于动荡之中,无法真正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这也让证监会陷入了一个无比尴尬的境地,暂缓ipo,企业不满意,意见大,重启ipo,股民不满意,股市下挫,无论怎么做都是顺得哥情失嫂意。
所以ipo也是历任证监会主席最为头疼的问题,为此历任证监会主席也想了很多办法,ipo审核的程序也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完善,企业ipo需要经过受理、见面会、问核、反馈会、预先披露、初审会、发审会、封卷、会后事项、核准发行等上十个环节,但这又催生出了程序过于繁琐,费用高等新问题。
对此许多行内人士都呼吁,认为华夏股市应该向西方学习,变ipo核准制为注册制,即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判断,将选择权和判断权交给市场,这样才能让华夏股市真正实现完全市场化,而国家高层也早已明确,注册制将是股市改革的大方向。
但是这却引发了投资者更大的担忧,目前的股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造假现象比比皆是,投资者仅根据ipo企业自己披露的信息很难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而现有的退市制度也很不完善,一些公司基本无营收,业绩差却始终不退市,一旦变ipo核准制为注册制,很可能会让股市圈钱现象更加严重,让本就“贫血”的股市“失血”更加严重,市场更加混乱,很可能会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这种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在不具备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强推注册制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事实上市场对于注册制的推行反应也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