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题的时候,列举了几个公式。”
周迟蹙着眉看过去,白纸黑纸,内容是他誊写的,正确率很高,而且这道题他也做对了,按照课本的内容,他抱着侥幸心理回复道。
“四个。”
蒋臾叹了一口气,“错,我刚刚讲的是第19,等差数列的运用,你还说你没有分心。”
周迟略微发懵,而后笑笑,“姐姐是在和我玩文字游戏啊。”
谁跟他玩游戏,现在是上课,严肃点!
蒋臾选择无视他的不正常腔调,开口说明,“第18题,书上确实只写了4个公式,但是我这里还有另外一种解法。”她拿起笔,在纸上推演。
周迟托着腮看着她,先瞧瞧她的侧脸,再扫扫她的字体,越看越上头,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做字如其人。
她的字体和她一样透着股说不出的清冷感,但一笔一画又是显得柔和。
刚中带柔,柔中带刚,着实养眼的很。
“做数学题首先思维要具有发散性,越散越好,不要担心后面的步骤会不会因为卡到哪一步而中断,只要你愿意动脑去想,然后再按照思路一点一点去推,慢慢的就能抛砖引玉,孰能生巧;其次就是多练习,基础题掌握好了,中高难度的题目解起来就更快,重点依旧是那个重点,只不过拐了个弯来考,要想柺回去,我们要从最源头出发;最后就是创造,创造命题,验证命题,推翻命题,得出结论。”蒋臾说了一大串,周迟只抓住了两个字。
“创造?什么意思啊,是让我自己创造一个新知识点吗,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会采纳我的创造,把它写进课本里吗,我对当数学专家没什么兴趣啊。”周迟一脸惋惜,仿佛教育界丧失了一位大好人才。
蒋臾:“创造一词,能开发的范围本身就是很广的,我说得不仅仅是数学,可以是语文,可以是英语,包括显性也包括隐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灵活变通。”
周迟似懂非懂,“噢,既然学习都可以创造,那生活方面,不是更可以了。”
人,事,物,景,包含与被包含,反对与被反对,方方面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看前提吧。”蒋臾说,“我们继续看第20题。”
真够敬业,讲不得一点题外话。
周迟把笔一搁,罢工不干,蒋臾狐疑地看着他。
“蒋老师,学习最讲究的劳逸结合啊,你一味地教,我一味地学,看起来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但实际上,我听得口干舌燥,做老师的适当关注学生一下的情绪和状态不为过吧。”
“…”道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