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当了副会长,才发现原来学会的帐目一直混乱不已,会内实际持有的金钱,与帐面的数目是不符的,时多时少。
他曾问过学会的财政,那财政说:「我也问过老师!可是他说,我们学会年年如是,不必穷紧张!反正照着上一年留下来的帐目,再加上今年的杂费,重新『作一盘数出来』就可以了!大哥,我怎知道要怎样『作一盘数』啊!我只是个小小财政,还只是数学科考好一点才被逼做财政,那老傢伙还真把我当作会计吗!」
此后,林春对于学会的帐目也没再说什么了。除了帐目不清,还有就是作风因循。不只中文学会,其他学会也是,每一年要做所谓的「工作计划」、「会议纪录」(至少召开三次干事会议)、财政报告和学期末的工作报告。
结果每年的学会活动都跟前一年一样,连带的,连会议纪录上面的讨论事项也和往年大同小异,因为举办的活动几乎全是一样,讨论的杂项自然也是一样。最后,除了财政报告之外,工作计划、多份会议纪录及工作报告,都是照着前一年的样子做,内容几乎完全一样,只除了人名和日期不同。
由于每一年的档都会储入一隻光碟,所以只要将上一年的档打开,再在word档改少许资料,一份「新一年」的报告就诞生了。林春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同一样的内容,还要每年再用新的纸张去再印一遍?这些就是教育家所谓的「团体精神」、「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意思维」吗?
但中国人就是这么一个因循守旧的民族。他们甚至安于这种风格,因为所有事都由前人替他们做了,大家只是照着样办做事就好了,还不用动脑筋呢。所以林春纵是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却还是依老师的话去做了。而戴志的田径队每次都是练跑、练田径,都是常规性活动,只需要记下同学的出席率就可以了,简单得多。
相反,陈秋倒是一个出格的人。学校规定学生不能缺席课外活动,违者必罚,大概是被老师以书信警告。但陈秋几乎每次都不会出席学会活动,事后也从不向属会老师和干事解释,只是有一次,老师找过他一次,问他为什么总是不来。
陈秋就冷笑回答:「我待在这美术学会已经三年了,每一年都重复着同一样的活动,什么拉胚、画油画,你不厌我都厌啦,阿sir!等哪天学会活动大革新,我陈秋定当次次出席,包保不『甩底』(註一)!」气得那老师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的,却也拿他没办法。
陈秋提议说一起从课外活动逃跑,林春毫不犹豫就答应了,陈秋还有点惊讶林春之爽快:「你好歹是那学会的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