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彻底安心。
“我正有此意,阿娴倒是与我想到一处去了。”陈盛远说着笑了起来。
“只是,安国公——”叶娴芷欲言又止。
安国公当初早早就跟随了陈盛远,立下战功无数。只看他被封国公便可知一二了。眼下自家准备给六子娶他家孙女,也得考虑一下他的心情才是。
“无碍,同为人父,想来安和也能体会我的心情。况,若真下了旨,阿赐以后还得叫他一声祖父,倒是他占了我的便宜才是。”陈盛远笑容不变,眸中情绪变换,看不清楚。
说是说,思及安国公,稍微冷静下来的陈盛远到底没有直接下旨,而是暂且把这件事压了下来,第二日下了早朝后留下了安国公。
安国公乃国之栋梁,他总不好折了他的颜面。贸然下旨,到底不好。
陶安和自从早上起来,左眼就跳了好几下。眼下被开元帝留下,心中立时一动。他神色不动,面对着同僚们的试探只说不知,心中却是无奈一笑。
自从昨日太子离去,悟凡进宫,他心中便隐约有了猜测,眼下被皇帝留下,这猜测更是证实了一半。至于回答,当然只有一个。不论是为公,还是为私。
正在家里乐呵呵到处玩的陶琼琇可不知道自家祖父在想什么,她这会儿正趴在自家美人娘亲怀里,听娘亲和婶娘商议自家大哥的婚事。
陶家这代有五兄弟,世子陶允元有三子,分别行一三五。二爷陶允成有两子,分别行二四。正好间隔开来。
如今商议的,便是长子陶修宁的婚事,他今年十九岁,于去年参加殿试得中探花。若非陶家祖训,但凡后代子嗣二十方可成婚,想必想嫁女的人家怕是能把陶家的门槛都踏破了。
婶娘于氏今天过来,便是她娘家兄长的意思。
她兄长家长女今年及笄,正是花嫁之年。自然也想给女儿找个好亲事。而陶家向来家风良好,尤其是后院清静,没那么多污糟事。几个主子也都不是难伺候的人,可以说是一门再好不过的亲事了。这样好的人家,整个京都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于家正好和陶家有亲,自然也想近水楼台一次。
周氏和于氏感情向来和睦,可事关儿子亲事,却不想这么草率。还好于氏也不是不知进退的人,只隐隐透漏了口风,倒没有一定要成的意思。
于氏不傻,这安国公府以后就是陶允元夫妻的了,她犯不着为了这个得罪他们。再说这亲事,向来是合两家之好。只是一头热可是不成的。
周氏心中自有成算,这儿媳妇是要和长子过一生的,自然要长子高兴喜欢了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