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吏部尚书降职左迁至四川任提刑按察使,余人不可党护欺肆。
“科举之制,惟才是取,原不限于世类,辅臣之子多有家学渊源者,既有报国之志,堪用之才,岂可因家世而拒之不用?”
皇帝拍板,把事情定了性,内阁也站在皇帝这边,之后言官再怎么吵也翻不起什么风浪了。
如是,龚阁老大获全胜,风光回朝。
头一件事情,就以内阁之名,向上推荐了继任吏部尚书的人选——兵部右侍郎上官颉,昭仁帝的连襟,龚家的另一个女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