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于顾璋和天工学校学子的能力。
所以这玩意,真是顾总督亲眼看见,然后随手布置了个小作业,天工学校的学子们当即就做出来了?
江陵府的官员们,此刻只有一个想法,如果顾璋能带着这群学生,把他们江陵府转悠个遍该多好?
翌日。
吃饱喝足,休息了一夜后,顾璋带着学子们到外面街道:“不急着出城去村庄,我们一路看看,燕夫子教的都还记得吗?”
江陵府的那份地理大作业,现在人手一份。
听了顾璋的话,就松散开原本聚集在一起的队伍,观察起当地情况来,又不断与手里的那份地理大作业比对。
顾璋也亲自考察起来,他观察此地水网密布,即使是城里,也有诸多河道,小流,到处都能看见撑船的小贩、送货的小舟,老道的渔夫。
他带着学生往外走,从一条街到另一条街,从这条水道到另一条水道,无论看到年轻妇孺,还是看到经验老到的渔夫,都上前攀谈一番。
每当和一个人聊过,他就在手上江陵府的地理大作业上写几笔。
就这么一路走出了城。
从城门口到村庄,需要些时间,他们雇了好些人力三轮车,又租借了些自行车,慢悠悠地往村落里去。
路上,顾璋便开始授课,准确来说,是“讲题”,讲解他们手上的这份地理大作业。
既然耗时耗力做了这份地理大作业,收集汇总了当地的天气、温度、湿度、降雨、土地、地形地貌等等信息,顾璋自然不可能弃之不用,还跟个老黄牛一样傻乎乎地一个个去亲自带着学生干活。
要不他教学生干什么呢?
他讲解完,喝了口水,然后道:“都好好消化,一共只有六次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学好了,日后你们的家乡,将由你们亲自来建设。”
这一刻,许多学子,尤其是农家出身的学子,感受到了肩膀上的沉甸甸的重任。
水流、植物、土壤、气候、害虫,那些曾经在农学课上学过的许多知识,曾经在实验课上、在试验田里学到的内容。
顾夫子亲自带着他们,将这些学问和知识,变成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应用到土地上的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