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么小的饭盆,配得上你这么威武霸气的大老虎吗?
明盛帝听了满脑子的:
“科举制度肯定有问题!”
“科举难道不是为社稷选拔人才吗?”
“科举选出来的人不全面,我知道您不满意的。”
“科举既然能分文举武举,为什么不能有理举?”
“科举既然不能为陛下选出您想要的人才,那科举肯定是有问题的!”
科举科举科举……明盛帝只觉得脑子嗡嗡的,满脑子都是这两个字,只恨不得把耳边嚷嚷的顾瑶光一掌拍飞。
要提不早点提,人都要走了才提。
知道这一系列改革事多又麻烦,磨人得很,不想自己来。只想动动嘴皮子出个主意,然后把事甩给别人做。
分明是故意的!
顾璋一溜烟跑掉,喊道:“您肯定能找到合适的人做好的,我信您!”
明盛帝拳头捏紧:确定找的人真不会想揍你吗?
这小子为什么到现在还没被套过麻袋?!!
第154章 盛世来27
顾璋虽然只是提了提, 但理举的改革推进十分迅速,因为天工学校新一期的招生开始了!
新的一批学生!!!
来自天南海北的学生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再没有健全的人才选拔机制的话, 等这一批人又做出了成绩,难道又要依靠功绩入仕吗?
这样下去,朝中到底有多少顾璋门生?
和科举过程中监考考官与考生形成的那种联系不同,天工学校是由顾璋开创的,这些学问也是由他提出的,他是研究最深入的人。
即使不是亲自教导, 也类似师兄师姐带后入门的师弟师妹的关系,学生们有了问题, 也会第一个想到向他求教。
就像古时候诸子百家,学机关术的称呼自己为墨家, 信以法治国的学子称呼自己为法家, 这种以某种学术凝聚出来的关系, 自然会尊一个“大贤”为首,比如墨家钜子。
若再不尽快把理举制度制定落实下来,到时候岂不是朝廷底层全是顾璋门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