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眼睛,其它感官也会欺骗人的大脑。
人的每只手有133个触觉反馈点,只要用不同的方式‘推动’这些反馈点,就能模拟出真实的触感。
只是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尚需要高科技设备的辅助。
陶晓晴两人回到展厅,四下环视,有种重回现代世界的不真实。
一看时间,才过去了3分钟。
但是在这3分钟内,她觉得自己去了一趟印尼的高山,见证了圆盾猪笼草这种稀有物种的生长环境和生活特性。
这种体验感实在美妙。
陶晓晴看着翻开的书籍雕塑,用这样的方法认识濒危植物,是一种极为新奇的尝试。
这样的经历她仅体验过一次。
只在花间集。
实在太厉害了,去vr体验厅都感受不到这种身临其境的效果。
看着周围越来越多的游客,陶晓晴很想让他们一起认识这些濒危植物。
这种保护意识的产生仿佛就在一瞬间,而她根本没有察觉。
点开‘彩云兜兰’的介绍,两人与其他游客一起,进入濒危植物所在的世界。
……
“我们分开上去吧,你先上。”
陶晓晴站在展厅的左下方,看着眼前略显狭窄的旋转阶梯。
它的宽度很窄,大约只有30公分,纯白的阶梯呈螺旋上升,每个台阶上均书写着一种灭绝/濒危植物的名字,一直向上到达位于中央的高台。
唐晶晶走在前面,随着她踏上第一个台阶,脚下的灯光亮起,将灭绝植物的名字照亮。
第一阶:疏花金钗木。
这种生长在澳大利亚的灌木仅在1907年和1908年被采集到两次,栖息地受到人类城市化进程的严重影响,近几年,iucn已将其评估为“灭绝”。
陶晓晴看到前面的唐晶晶顿了一下,过了几秒才向上走。
她跟着登上第一道阶梯,伴随着脚下灯光亮起,视线上方浮现出疏花金钗木的影像,叶子略显干枯,看起来状态不佳。
陶晓晴默默叹了一口气,心情有些沉重。
第二阶:礼美龙舌兰(野外灭绝)
人们最后一次发现这种植物,是在2001年墨西哥瓦哈卡州。之后经过多次考察和寻找后,iucn宣布这种植物野外灭绝。
陶晓晴看着眼前的植物衰败的景象,蓦地想起自己看过的一篇报道:
据说在过去的250年里,有571种植物从野外彻底消失,是同期鸟类、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灭绝总数的两倍还多。而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