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老太太把盛着鸡粥的白瓷拿到近前,用勺子搅了搅,神色里流露出一丝怀念。还以为这道菜已经绝迹了,没想到还能再见到。
“老大,你自己没弄清楚,就别急着对天宇发难了。”
老太太没说他孤陋寡闻,已经是给许大伯留面子了。“谁说鸡粥蹄筋登不上大雅之堂?这可是一道名菜。”
许大伯愣了愣,拿出手机悄悄在桌子底下查“鸡粥是什么粥?”
在一堆鸡丝粥鸡肉粥的网页信息中,许大伯找到了正确答案。
鸡粥蹄筋,淮扬菜系传统名菜,里面没有用到一粒米,看起来像粥的部分,其实是用鸡肉茸以假乱真制成的。
烹饪界有“以素托荤”和“以荤托素”两种手法,前者是素菜馆或寺庙里的仿荤菜,用素食做成类似肉类的菜肴,其中有尤其以豆制品为多。
因为豆制品的外形和质感最适合模仿肉类,通过使用一些调色和摆盘技巧,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以荤托素”原理相同,只是和仿荤菜反过来,是用肉模仿素菜,这就难多了。一想到肉,大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汁水丰盈、软烂脱骨的肉块,又或是烤架上滋滋冒油、香气浓郁的烤肉。
肉的特征太过浓烈,想把它伪装成素菜,返璞归真,非得用上不一般的工夫才行。
这道鸡粥用的不是米,是鸡茸。把鸡肉切成细腻的肉茸,锅里加油烧热,掺入鸡汤,一只手把鸡肉茸慢慢倒进锅中,一手慢慢搅动,让肉茸凝结成米粒状,这才有了粥的雏形。
鸡肉茸的细腻程度如何?鸡汤的温度是多高?锅底的油温几何?搅动的速度又有什么讲究?
这些都要靠厨师自身丰富的经验来把控。
总之,现在摆到他们面前的这碗鸡粥蹄筋,清凌凌,白生生,也难怪许大伯将它认成一碗普通的白粥。然而他了解过鸡粥背后的制作过程,此时看着它朴素的卖相,越看越觉得这是有内涵的表现。
在许大伯查资料的这会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