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那个赵广才的母亲赵太太。
赵太太看着那一件件的体面嫁妆,心里眼里满是热切。开头寻思着当初聘这闺女的要是自家,这会这些嫁妆也都是自家的了。现在全便宜了那个呆头呆脑的傻外甥。
听说陈家二房是县丞大人的亲戚,有一对姑娘今年十来岁的年纪,不免有些心动,于是凑到周氏跟前奉迎了起来。
后头又听旁边的人说陈家数着三房有钱,在县城有铺子院子还有一百多亩地,又对三房的闺女动了心思。
于是到了吃饭的时候,赵太太愣是挤到周氏和冯氏中间,对着俩人不断的套近乎,话里话外想法的打听她们家的女儿。
之前在县城的时候,冯氏跟周氏就没少碰到过这种人,她一开口,妯娌俩就知道她是打的什么主意,都笑着拿话支应,只说孩子还小,过些年再做考量。
赵太太觉得她们是没瞧过自家儿子才会这样拒绝,等见了儿子的伟岸风姿再不会这样回绝。于是笑着说道:“虽说是‘一家女百家求’,但如果男孩子太过出挑了,有时候女方也不必那么矜持。”
听到这话,旁边的柳氏突的“噗嗤”一下笑了:“也不知道她姨妈说的是谁家的英才,这样受捧?总不会是您自家那公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