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史官们总是在改文章,李钺总是不满意。
祝卿卿偶尔入梦,控诉他怎么胡编乱造,赶紧全部改回来。
李钺却只是笑,醒来之后,继续召见史官。
他越是胡说八道,祝卿卿就越生气,越有可能来找他。
这样幼稚的状态,持续了整整十年。
直到李钺三十岁的时候,他忽然醒悟了。
这天,他按照祝青臣之前的惯例,去学宫探望学生。
门外有两个十六岁的少年跑过,他忽然好像看见了少年的自己和祝卿卿。
所以,祝卿卿不来见他,他为什么不去见祝卿卿呢?
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富庶,他再也没有事情可以做了。
还有一件,要为天下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只要做完这件事情,他就可以去见祝卿卿了。
思及此处,李钺迅速起驾回宫,派人将旁支的孩童名册整理一份,三日内交给他。
这些年来,随着李钺年岁渐长,情绪越来越稳定,偶尔有几个朝臣提及后宫之事。
只是朝臣每次一提,李钺就把他们贬官,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人再敢提了。
这回李钺要收养旁支家的孩子,自然也没有人反对。
最后,李钺选中了一个名叫李端的六岁孩子。
人看着挺老实,也还算机灵。
把人接到宫里的第一天,李钺就按着这孩子的脑袋,让他靠在墙上,用匕首沿着他的脑袋,在墙上刻下一道划痕。
李端不解,迟疑地看着他,不知道该不该问。
李钺用匕首加深划痕,又微微抬起手,低声道:“等你长到这里,我就可以去见祝卿卿了。”
李端小声问:“是……祝皇后吗?”
“是他。”李钺颔首。
“那我应该叫他……君后?”
“叫他太傅,他才不想忽然当爹。”
“是。”
李端不甚聪明,但是胜在勤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