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抛到一边。
“此战唯一的变故在于赵括及时发现王龁是诱饵,翻越韩王山突围。”
白起自言自语。
他说出声的推断,就是一场战役中最困难的部分。
“如果五千骑兵在增援到来之前就落败,赵军回到壁垒……”
白起沉思了一会儿,手指间夹着一颗石子,轻轻敲打着地图。
一下,两下,三下……
“虚张声势,让赵括以为主阵地已经失手。”
“再放走他求援的兵卒,传播赵王将派廉颇支援他的假消息。”
“若这些都不能成功,那就不能速胜了。”
“若不能速胜……”白起沉吟道,“就该向君上进言和谈了。”
如果得不到足够的战果,就该见好便收,以和谈的形势谋夺更大的利益。
白起从不认为自己真的是战无不胜,而是战前便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不打损耗了秦国的兵和粮,却得不到足够利益的仗。
不过白起虽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却不认为会到这一步。
他看不起赵括。
赵括年龄比赵王稍大几岁,刚过而立之年。
白起十五从军,在赵括这个年龄,已经从军十五年,立下不少功绩;赵括身为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却只有论兵的名声,从未去过兵营。
以赵括的身份地位,哪怕赵王没让赵奢继续带兵当主将,赵括想进入兵营当个副将轻而易举。赵王不喜欢老将,但对年轻将领还是颇为照顾。
赵括有名声、有地位、有人脉,他为何从未有过任何战绩?当然是因为他要效仿自己的父亲赵奢,首次出征,必为主将。
白起得知赵括经历,立刻与应侯范雎商议,此次长平之战赵国的主将,非赵括莫属。
赵奢确实是一战成名。但赵奢在当主将之前,曾亡命入燕,在燕国当过地方官。
这一段经历让赵奢有了坚韧的精神,且在战国当地方官都会兼任将领,他已经有了军伍经验。
之后赵奢回到赵国,被平原君赵胜举荐掌管赵国税收,以双脚走遍整个赵国,不仅熟知地理,也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