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熟识的就是无人机打药,
再高端一点就是无人机传感,对土壤和田间小气候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
还有播种、灌溉、打营养剂等。
大家这回很赞同:
前段时间单玲玲的智慧农场项目获得了成功,
因此全体成员现在对高科技产品认可度都很高。
梨歌沉吟。
这无人机的确很高级,也有节约人力、打药更高效、避免磕碰作物很多优点,
但它有个大缺点——
那就是对操作机器的人要求很高。
你想想,
咱私人操作无人机还时常有炸机的风险呢,
更何况是要运载农药?
技术不行不是漏打就是不到位,还有可能导致机器坠毁。
总之这一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她当然同意:“就上这个无人植保机项目。”
一台植保机五万,20万亩地大概需要20万台,
这不轻而易举就能花出去100万吗?
再就是无人机植保飞手团队,
这个团队要求有专业技术,每个员工的工资低不了。
20万亩怎么也得养个几百人。一来一去一年就能花几百万。
再加上损耗和员工福利,
算下来无人机这块就能花掉近千万。
单玲玲提出了建议:“我认识一个无人机植保飞手团队负责人,公司要是能聘请到这个团队那就不用担心这块了。”
梨歌心里一紧。
怎么?
这个项目有成功的曙光了?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