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
装箱遗漏、路上耽搁、拉错漏拉……到处都是潜在出事点。
光是这路上的损耗和耽搁就怎么算?
听说还有补苗事业部,仍旧是每个地方跑一遍。
本来简单的工作,这下非得进行复杂了不可。
荷兰能这么做自有自己的国情在那里,花不完如果照样抄,那就注定会水土不服。
梨歌在这个方案上打了个对号。
第二个就是林招娣说培养大学团队。
这个吧,对于大公司来说倒很常见,先进的农业研究所生产和培育出新的产品和技术,在企业加以实施,
企业获得了先进技术,研究所获得了实践经验,两者共赢。
其实花不完本身也跟高校联系过,
像之前艾扬宇的“戈壁滩养海鲜”技术、单玲玲的“智慧农场”都是例子。
按道理说梨歌不应该同意这个方案。
可是招娣提交上来的方案写错了!
她本人没什么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应该是百度了一下,所以写错了!
原来农业技术团队研究方向分为两个大方向:
一个是技术研究,像单玲玲、艾扬宇他们;
一类是理论研究。
企业实际生产应用的是技术研究方向。
但是林招娣写成了理论研究!
农业理论研究当然很重要,但这玩意儿跟实际农业生产真的很难结合。
比方说吧“要提高农村机械化。”
道理没错,但里面的论题都是“为什么要搞机械化,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好处,如何提高机械化。”
对一个国家的智库或许是高屋建瓴般的建议,但对个企业啥用都没有。
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