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他看到了大大小小的不同场景,如果他看过西斯廷教堂内的《创世纪》,就会发现这是不同的表达方式,《创世纪》是典型的油画场景式布局,每个场景之间区隔明显。
而展现在记者眼前的千佛殿壁画,则是《清明上河图》式的一体长卷式布局,图中结构采用了国画的散点式布局,又结合了油画中的叠视、透视及场景式结构,让长卷中暗藏场景,场景又集合成长卷。
带给观者的感受就是……无限。
近景显大,与人等高,那婆娑的菩提树也是真实比例——记者想起了这棵树的名字,顺便查了一下,发现连树叶都和真实一模一样。
在环境描述,特别是山水地貌的表述上,那青山黛水的色彩取自国画,远近结合的透视取自油画,二者融合,产生了奇妙的、甚至是神奇的化学反应。
近景非常真实,宛如场景中的人物就在眼前。
远处也不显虚幻,看过去仿佛在视角中逐渐远移。
这远近的对比,让人仿佛在看一幕3d电影,生出沉浸之感。
远近强调对比,每个场景都不突兀远离,足够看出画家在结构上的可怕天赋和技巧,随着故事线,场景或远或近,记者往前走这百步,好几次不辨真假,差点要一脚迈进画中。
这画简直吓人……
“好看么?”忽得一个声音响在记者耳畔。
啊!记者差点被吓死,他记得自己是非法闯入,于是转头就跑,结果一头扎到了墙壁上。
第300章 三坛大戒
瞧着几个僧众把非法闯入的记者给带了出去。
想着这位记者刚才头撞墙壁时的‘砰’一声响。
高凡心头涌起恶作剧式的快感。
最近太多记者或者闲杂人等到千佛殿内来捣乱了。
而且很多不懂规矩,看画你就看画,用手摸干啥?
是在验证这壁画上有没有三维空间么?
他们一摸,高凡就得修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