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惜不是人人都像姚夫人福气好,这样都嫁到了姚大人这样的金龟婿,哪像我们,都是认命罢了。要是那时候有花信宴倒好了……”
她刚起了个头,还没铺陈开,眼看那边几个夫人已经手挽手去看嫁妆了,只得扔下这边去管那边,又听见景夫人问道:“怎么老太君不在,这样的喜事,正该老人家坐镇才是呀。”
“她老人家也跟姚夫人一样,喜欢讲旧礼,说是还没分家,无论如何不肯过来,守在祠堂里,等着娴月过去给她磕头呢。”娄二奶奶笑眯眯地道。
要是娄老太君给了嫁妆还好,嫁妆不给,平日里也不闻不问的,这时候还不自己凑上来,还等娴月去磕头。
要是卿云还好,娴月只怕有一百个法子应付她,有本事不磕头还让她没话说。
夫人们立刻又叽叽喳喳讨论起来,在长辈这点上,她们倒是和娄二奶奶是一条线的,各自都有一肚子心酸史要说,连向来跋扈的姚夫人也恳切地嘱咐道:“二奶奶,你可千万记得教娴月,到了新房里,放衣服,放鞋,千万让丫头看好了,我那时候就是不知道这个,丫头一眼没看住,被我家老夫人身边的一个老妈妈,趁闹洞房时乱得很,一把把我的衣服放到了椅垫子下面,我家老夫人坐在上面,受了我的礼,从此一辈子受她的管辖。你可千万记得嘱咐你家姑娘呀。”
“谁说不是呢,我那时候更小,傻乎乎的什么也不懂,我娘派过来的婆子也不济事,新房里桌子上放着个拂尘,喜娘让我拿,我就拿了,原来拂尘是‘服’的意思,顺服顺服,让我一辈子顺服他家呢,我三朝回门,问了老太太才知道,所以我说衢州人心眼多,最要不得。我以后女儿就不嫁衢州人。”景夫人也道。
夫人们总算融洽探讨起当初嫁过去被立规矩的事来,可惜消停不了一阵,那边主礼的婆子亲自来报:“新姑爷到福清街了。”
福清街就是娄府门口不远的主街,这还了得,顿时夫人都笑起来,有要去门口看新姑爷的,有要去催娴月的,连梅四奶奶都笑道:“这下好了,新姑爷都上门了,新娘子还没准备好呢,看你拿什么交差。”
娄二奶奶哪有办法,只得一边亲自去接,一边让凌霜去催娴月,又让黄娘子去叫娄二爷出来,夫妻俩赶到门口时,只见外面锣鼓喧天,鞭炮震得整条街都轰隆隆,周围街坊四邻自不必说,半个城南都来看热闹了,贺家迎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