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九成都是刺破了肿瘤细胞。
当年, 梁颂晟之所以能成功, 除去技术过硬外,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爱森运气不错,他脑中的珍珠瘤体积较大,约为玻璃球大小,细胞壁质地较厚,也只有九颗。
很可惜,梁子辰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他脑中的肿瘤体积能小到芝麻粒,数量极其庞大,粗略估计,至少是爱森的十倍以上。
如果沿用当年的方法,一颗一颗剥离,几乎是天方夜谭。
但这么多年过去,没有人在原地踏步,他们自然也不会。
“看来上帝也支持我们闯一把。”爱森看向梁颂晟,“梁主任,你准备好了吗?“
梁颂晟接过仪器,“来吧。”
他曾有过无数次的幻想,假设哥哥躺在这里,由他和爱森手术;或是自己躺在这里,由爱森独自来做。但他从没想过,躺在这里的会是梁子辰。
这几年间,不论是梁颂晟还是爱森,都没有停止对分散状珍珠形胶质细胞瘤的研究,他们虽身处两地,但邮箱从没有断过联系。
他们共享彼此发现的病例,同时,也对治疗方法不断优化更新。他们提出了上百种假设,整理了几十种手术方案,最终在昨晚,确定了最后一种。
整合所有的临床手术,首要麻烦,还是肿瘤破裂问题。他们用了三年的时间,研究出一款生长剂,让肿瘤在短时间内迅速曾厚,当它变得如核桃般坚硬,将不再担心破裂的风险。
于此同时,他们还研究出脑盾,覆盖在大脑皮层表面,防止肿瘤加速增生而给大脑造成压力。
准备就绪,操作即将开始。
爱森站在手术台另一侧,看了眼患者的身体监测指数,转眸问他,“梁主任,你确定了?”
医用口罩下的男人严肃冷漠,看向这密密麻麻的珍珠状肿瘤,“我还有其他选择?”
没有人愿意让亲人当小白鼠,但这是子辰活下去的唯一可能。
“好嘞!”爱森活动筋骨,抬起双手,“嘿小孩,叔叔这就带你打开新世界!”
明亮的无影灯下,映衬着几双鲜红的手。气氛凝重压抑,但手术井然有序。
脑盾覆盖,细胞壁顺利增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