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角逐。
一位是魏国公长nv徐妙华,其姑母庄贤皇后徐氏是皇太子萧琂的嫡母,勉强算是太子的表妹。
另一位则是武定侯。
因其文章用词犀利大胆,切中要害,皇帝极为赏识,当即下诏将杨谦行升至正五品银台参议。
皇帝俨然是要将杨谦行纳为亲信之一。
“银台”是通政司的俗称,专门g0u通内廷与外朝。
所有官员呈递的奏章皆先交往通政司,由通政司检查过再转交到内阁,避免阁臣直接与官员相g结。
可惜不出一月,杨谦行便丧父丁忧,被迫远离朝堂。
其中似乎另有蹊跷,像是有人故意打断他提议的赋税改革。
皇帝心知杨谦行提议的“摊丁入亩”势必会触动天下所有乡绅豪强的利益,本也打算徐徐图之,循序渐进,便没有打草惊蛇。
此番选秀,姜太后将杨谦行之nv记名留选,倒是误打误撞合了他的意。
太子萧琂仍全神贯注紧盯着棋局,经过深思熟虑,才终于执起白子放在偏向正中的空位。
对弈如战场,一个不慎满盘皆输。
他迫切地想要战胜父亲,以此证明自己羽翼已丰。
可见父亲迟迟没有动作,萧琂不解地唤了一声“父皇”。
皇帝抬眸看向他,语气平淡,仿佛在闲话家常,“子安如今可有心仪的太子妃人选?”
子安,是皇太子萧琂的表字。
萧琂闻言心底微微一沉,明白父亲是在不动声se地b他表明立场。
太后屡次三番劝他选徐氏nv,以此拉拢他的嫡母庄贤皇后徐氏与魏国公府的势力。
但这显然是在违逆父亲的意思。
庄贤皇后徐氏是他的嫡母,却非当今圣上的皇后。
萧琂的生父另有其人。
他是先皇永顺帝萧惟与淑妃卫氏所生,他的嫡母庄贤皇后徐氏则是先帝的皇后。
永顺帝萧惟是文帝长子,如今的承明帝萧恪是文帝三子,两人是同母兄弟,生母皆是贵妃姜氏,如今的姜太后。
萧惟虽是庶长子,但文帝元后无出,他自幼便被立为储君,十八岁继位,二十二岁骤然驾崩。
他留下两位皇子,长子刚满周岁,次子才刚呱呱落地。
彼时,大梁王朝正值
风雨飘摇之际,外有斡剌南下侵扰,直b京师;内有虫灾连年,h河决堤泛n,涂炭生灵。
永顺帝萧惟的si毫无征兆,他生前既无确立储君,也无留下任何遗诏,朝中更无人能胜任顾命大臣的重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