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身为大国诸侯,岂能没有霸道之心。何况楚共公曾问鼎于天子,称雄之心早就显露无疑。
“疆域,人口,王城,正统。”赵弼一项项列举,言简意赅,相信在场之人都能明白,“一时能止,不能长久扼制。”
诸侯结盟意不在和,而在争,在战,在厮杀。
姬超设下阳谋,纵然知晓他为挑起争端,也会有人心甘情愿入局。如吴国,数年间崛起,不甘于屈居人下,极可能借机起兵。
“先并邻国,纳附庸,再下盟国,以逐鹿中原,霸天下。”楚煜笑着开口,似在言吴,实则说的是楚国壮大的过程。
楚项瞥他一眼,没有针锋相对,而是接过赵弼的话,继续阐明现实:“诸侯相争,不能一国霸道,则战不止。”
王朝分封,天子强,则诸侯俯首,天下太平。一旦王城衰弱,便如今日,诸侯生出野心,势必掀起战火。
复仇,利益。
疆域,人口,财富。
理由多种多样,归结为一句话:大争之世,霸道者存。
赵弼和楚项也算是直白,在旗鼓相当的对手面前,他们没有伪装,也没有故作谎言,直接揭开争斗根源。
“纵无姬超挑拨,战仍会起。”楚项坦言。
四人开诚布公,关于野心,关于家国利益,全部摆上明面。
他们心中清楚,终有一日,彼此间要分出胜负,或生或死。自己做不到,继任者也要持剑,要么国灭,要么问鼎中原,霸道于世。
林珩清楚这一点,甚者,他在年少的梦中看到更多。
梦境光怪陆离,却也令人心潮澎湃。
深吸一口气,他的视线扫过楚项和赵弼,又看向楚煜,开口道:“前朝有大祭司,以奴殉葬。史载,有鬼奴自北来,青眼黄发,不通人语,状如野兽。杀万余,筑骨塔,斩首殉葬。”
“确有此事。”赵弼和林珩一样好读史书,知晓这段记载。让他费解的是,林珩为何突然提起前朝旧事,与如今有何干系?
“鬼奴北来,其不同于羌狄,不类戎夷,也不似蛮。”说到这里,林珩顿了顿,留给几人思考的时间,“草木有根,江河有源,人有故土。其远道迁徙,应来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