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可这一套理论太明白太缜密,他既往的所有学识经验在这样更新了的时代的知识面前只有一败涂地的下场,毫无还手之力。
“我来时,有一位梁饮冰先生做有《少年中国说》,号召少年起来救中国,老太后老大臣是不能指望的。”凌霄缓缓背诵其中的语句,“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两年内,洋人不来,强盗不起,我已快活过了一世矣!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卖三几百万之人民作仆为奴,以赎我一条老命,有何不可?有何难办?”
她望着看过来的胤禛胤祥一笑,“更不要提如今,还有百年的好韶光,只把我也圈禁了,再不然砍了头,扭过头照旧过日子罢了。”
她不待两人答话,用尽毕生演技,悲愤的眼泪簌簌而落:“但天幸我来此,不求一求世宗怡王,我心难安。国破家亡如此,我怎么能安心在后院做一富贵闲人?”
世宗怡王听她说到尾句切齿咬牙,几要流血泪,耸然动容。
凌霄见火候差不多了,忙压上最后一根稻草,给四爷带上终极高帽:“什么康熙乾隆,后世公认,我大清唯有世宗,方是中原的皇帝。”
第15章 四爷被忽悠瘸啦
凌霄这话倒不是平白出口的。遍数满清十二帝,有政治理念的皇帝不少,干出政治实绩的皇帝也能数几个,康熙乾隆干的事儿能上历史书。但唯有雍正帝全然把国家和自身混同,愿背骂名,愿以身陨,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方才凌霄这套表演也只有雍正帝会配合演出。
刚才这套向康熙陈情?和乾隆坦白?凌霄还没这么不想活……
举一个浅浅的例子,当年有人和康熙提出火耗归公的建议,制定一个收火耗银子的标准,能让老百姓少受盘剥。康熙回复说那可不行,以前老百姓交火耗骂的是县官,一旦合法化骂的就是朕,这怎么可以呢,朕的仁义名声可就没了。
至于乾隆,小四的重点大概应该是朕能痛痛快快活八十岁。乾隆后期开纳捐,明码标价卖官鬻爵,官场风气崴泥。你敢想四爷这么干?四爷先把乾隆抄家还差不多。
凌霄这也就是穿到雍亲王后院敢这么自曝。她要是穿到宝亲王后院……可能真就是老老实实“格格背诗”,凭乾小四的附庸风雅当个皇贵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