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一族枝繁叶茂,几?代人下来,老家那一带,连带着大禄朝几?个?并存的书香传承大家,能结亲的也早就结得差不多,便是没人了才要在京城选。
可宋家在地方上是一方望族,来到满地公侯王爵的京城,便也只好沦为二流。
大族联姻也好,榜下捉婿也罢,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年纪合适的,才学配不上;才学配得上的,年岁又不对?……好不容易才学和年纪都相仿的,要么门第太低,宋家瞧不上;要么门第太高,生怕女儿进去被束缚……
一来二去,可不就拖到现在?
况且……
并非宋伦不孝,只偶尔私底下想起来,难免觉得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有?些迂腐。
什么醉心学问,这也就是好年景,遇着明君了,君不见昔年战乱、朝堂纷争,上位者随便一句话?,就足以叫宋氏一族万劫不复。
单靠清流书生们的笔杆子、嘴皮子?
难!
若真想让家族再续百年,朝中必须要有?能说得上话?的自己人。
思及此处,宋伦站起身来,“无妨,我亲自去同父亲说!”
第78章 相亲
一个王朝是否有前途,看它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即可。
地方上,大禄朝有完备的府州县学机制,只?要足够优秀,每个阶段都能享受朝廷补贴;
中央上,朝廷也设立了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下?辖太学、律学、算学、书学、翻译学,另有直属太医署、天文馆等衙门的医学、天文、农学、火器学等诸多专科学院。
其中太学为专门面向科举设立的综合学校,只?招收五品以上官员后代和各地府州县学之?中成绩优异者,另有乡试名列前茅的,也有机会入学。
余者皆为专业机构,并不直接参与科举考试,优秀人才?毕业后可直接进入朝廷为官。看似是捷径,但因官场出身低,前程就非常有限,一般五品封顶。
历届乡试都在八月,获得太学入学资格者,可享受特殊补贴并直接走官道。只?要及时启程,一般年前都能赶到京城。
正月放假,皇帝都不上朝,二月又多?节令,非常适合读书人外出踏青,开阔心?胸,故而国子监每年二月底开学。
秦放鹤便是天元二十九年二月中旬抵京。
先找师父师娘报道,又同孔姿清等人碰头,交流信息,然后都没?怎么来得及喘口气,就被几位长辈带去各种?名为踏青赏景,实则年轻人遍布的相?亲会。
秦放鹤就懂了。
这必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