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觉得可惜。
他身边的大人,要么是种地,要么出去打工,小孩早早辍学,日子过得艰难。这种环境下,所有人对他灌输的观点都是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他也一直这样觉得,上小学时,非常努力,托老师买了好几本辅导书,做大量的题,考进县里的初中。高中分到一个普通班,学校每年水平发挥稳定,高考升学率就在某一个区间内浮动,没发生过奇迹。
高三时,培训机构发了一本志愿填报的书,在班级到处传阅。那大概是他离名校最近的一次,各种XX大学的名字密密麻麻挤在表格中,一行行排下来,与平日在他们心中高高在上的形象大有不同,在同学间的嬉笑中,人便生出一种错觉,顶尖的那批学校考不上,其他的呢,也是有希望的吧。
他高考发挥正常,考上一所普通的本科,没有不甘心,对比其他同学,这已经是不错的结果。孙泠的高考分数,在他看来,遥不可及,这样的分数,和他上了同一所学校,他只觉得无比痛心。
渐渐的,他知道情况与自己所想的有出入,军训孙泠没有来,但是他不时听到有人说孙泠家世好,同学也是捕风捉影,说不出具体的细节,最后就简单概括有钱就完事。他不敢尽信,不缺钱为什么选这所学校?
军训结束了,孙泠还没来。S大的惯例,入学奖金都是将现金用红色的信封包好,信封上写上一两句“鹏程万里”之类的祝福话,之后交给学生。孙泠没来,那笔钱只能由学校这方送过去。班长夏秋那日临时有事,就托陈村将这笔钱送到孙泠家。
孙泠的家住在山上,陈村下了公交车之后,还要走很长一段路。九月中旬,日光不减盛夏,照在脖颈上,还有些热痛,好在路两旁都是绿荫,蝉鸣之声将陈村一路送到孙泠家。那是一栋乳白色的高大建筑,周围古木参天,层层簇拥。陈村看着高高的屋顶,有种想逃的冲动,最终逼着自己,按响门铃,仆人把他引到一个中年男人面前,大概是管家之类的人物。几句话的简短来意,陈村说得吞吞吐吐,之后从包中拿出钱,小心地捧上去,管家看也没看,随手接过就放在茶几上。那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深深刺痛了陈村,他的心霎时成了被洪水冲垮的堤岸,四分五裂。
回学校的路上,陈村想起之前以为孙泠家庭条件不好的猜测,以及那些哀怜痛心,就觉得自己可笑。孙泠什么都没做,他却单方面的,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后来孙泠来上学,他带着孙泠熟悉校园环境,未尝没有私心,他还是想搞清楚孙
泠为什么会选择这所学校。他的接触是小心翼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